纪念《速度与激情7》上映10周年,这部电影开始在中国内地重映。
右图:4月13日晚,《花样年华》在浦东美术馆顶楼露台举办露天放映,与观众告别。
上图:《倩女幽魂》曾在2011年和2025年分别进行2K、4K修复版重映。
《花样年华》重映海报。
《泰坦尼克号》重映海报。
《还是觉得你最好》重映海报。
经典老电影修复重映已经悄然成为了一种全球范围的趋势,而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清明五一档正好是个试水的机会。
记者|金姬
4月11日,为纪念《速度与激情7》上映10周年,这部电影开始在中国内地重映。事实上,在2025年的清明五一档,重映的电影还有国产片《热烈》和《破·地狱:感恩特别版》。如果加上2、3月的《花样年华》和《倩女幽魂》,今年重映的电影至少已有5部。
一直以来,佳作重映与老片新映都是怀旧经济的“好生意”,经常取得以小博大的票房佳绩。据部分媒体不完全统计,自《泰坦尼克号》于2012年重映算起,在过去十余年里,国内已有约30部经典影片重映。
今年重映电影中虽然有一半票房过千万元,但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个追求新鲜感与视觉冲击的数字时代,绝大部分上映过的影片早已登陆流媒体平台。如何吸引观众到电影院为重映电影买单,这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新课题。
重映电影为何扎堆
2025年的重映电影,是从情人节的《花样年华》开始的。这部2000年上映的电影,在25年后重映首月票房就接近6000万元。为此,片方宣布上映延期至4月13日,最终票房也接近6200万。重映虽然被认为是以情怀驱动的一门“生意”,但如果只是简单的重映很难有票房,因此片方也尽量玩出新花样——《花样年华》增加了5分钟从未公开的片段,并调整了结局,增加了新的情感层次。
而1987年首映的《倩女幽魂》,则以4K修复版的形式于3月21日在中国内地重映,重映首日票房便取得了仅次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绩。截至4月13日,《倩女幽魂》重映取得了2250多万元的票房。
而4月3日重映的《热烈》,主演王一博凭借该角色提名第37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这部曾以9.13亿元票房成为2023年暑期档青春励志片冠军的电影,时隔两年重返大银幕,重映主打IMAX版本,将结尾20分钟的全国街舞大赛以沉浸式的视听方式进行呈现,十天票房超过1500万元,是重映国产电影中票房仅次于《流浪地球2》的成功案例。
当然,重映电影未必都会大卖。2024年12月在内地上映过的香港电影《破·地狱》,新增13分钟内容后的《感恩特别版》于4月4日在全国英皇电影城独家上映,由于首映和重映相隔时间太短,上映的电影院也有限,所以《破·地狱:感恩特别版》十天票房不足百万元。
还有一部进口片,选择在4月11日重映——《速度与激情7》2015年在中国上映时就取得不错的票房,当时2013年11月65周年纪念的《西北偏北》以及大热IP《蜘蛛侠》《指环王》等。
另一方面,经典老电影修复重映已经悄然成为了一种全球范围的趋势,而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清明五一档正好是个试水的机会。在好莱坞,修复一部老电影的平均成本约100万-500万美元,而新片制作成本动辄过亿。迪士尼通过《狮子王》《冰雪奇缘》等经典动画重映,以不到10%的成本撬动数亿美元票房,利润率远超新片。
此外,研究表明,经济下行期怀旧电影票房普遍上浮15%-20%。当新片质量参差不齐之际,重映经典电影似乎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选择。
重映市场,有哪些门道?
重映这一风潮是从前几年疫情期开始的。
2020-2022年间,好莱坞新片产量下降约40%。重映经典影片,如《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等,不仅填补了一段时间的新片供给缺口,还是影院维持现金流的重要手段。
例如,《泰坦尼克号》选择在沉船100周年纪念日(2012年)和上映25周年(2023年)两次进行重映,分别取得9.46亿元和6000万元的票房。而《阿凡达》2021年中国重映收获3.76亿元票房,直接助推其全球票房超越《复仇者联盟4》,重夺影史票房冠军。
事实上,“重映”不仅是经典老片的专利。2022年春节档的两部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就曾在同年7月1日重映,与首映间隔不足5个月。2020年7月20日影院复工,为了提振市场,多部“新片”重映,也让2019年的《误杀》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与观众再次见面。
实践证明,明星导演的重映电影很有票房号召力——宫崎骏的6部“重映”作品2018-2024年在内地总计票房突破10亿元;新海诚的代表作《你的名字。》时隔8年重映就再度拿下1.38亿元票房;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两部高分作品《海上钢琴师》和《天堂电影院》内地重映合计票房超过1.72亿元;大导演诺兰电影中《星际穿越》表现最为抢眼,单片重映票房达1.22亿元。
除了《花样年华》重映大受欢迎,深谙“重映”之道的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此前的《一代宗师》和《东邪西毒:终极版》也吸引了不少影迷走进影院。以2009年重映的《东邪西毒:终极版》为例,“墨镜王”通过重新删减的镜头、逐帧修复、全新配乐,最终获得近2600万元的重映票房。
在内地最成功的重映系列莫过于《哈利·波特》了。2024年10月,《哈利·波特》全系列8部影片以2D、IMAX等多种版本于内地影院重映。而且,这次重映选择“每周上映一部”的模式——从10月11日上映第一部,一直持续到11月底上映最后一部。最终,《哈利·波特》全系列连续56天跻身票房日榜前十名,本轮重映全系列总票房超过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哈利·波特》全系列重映是分线发行,即只在全国有限数量的影院上映。2023年8月,国家电影局提出“传统的全国统一发行方式已经不适应观众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创作格局”,标志着分线发行元年的开启。
像《哈利·波特》这样的重映影片,投入的宣发资源相对有限,分线发行有利于节约发行和沟通成本。而对于有排映资格的影院来说,独家片源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影院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成为电影的一块宣传阵地。
重映要过几道坎?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从流程上讲,一部电影想要重映,首先需要厘清版权归属。只有在授权期内经过版权方许可的情况下,才可重映。若是非版权方发起重映,还需要与版权方达成协议。
版权问题明晰后,影片就需要进入审查流程。距离影片首映时间超过两年的电影就需要走重审流程,而有些影片在重映前进行过技术升级、修复,或者增加了新的内容,也需要重审,过审后才能获得‘龙标’(公映许可证)。
例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2013年上映过,2015年重映时,就是一部“重新立项、重新剪辑、重新制作”的电影。除了升级制作3D版外,《一代宗师》在剧情方面也有一定的调整,经历了完整审查流程才得以重映。
重映片有过调整分账比例、给影院让利的前例,比如2022年上映的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在2024年1月重映时,片方将影院分账比例提高到80%,鼓励影院多排,也为续集2024年2月上映预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一部电影想要重映并不难,但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票房。
除了之前提到的《破·地狱:感恩特别版》,重映票房不太理想的还有2022年12月重映的4K版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重映票房不到800万元。2024年8月重映的星爷电影《食神》,实际票房也仅有600余万元,远低于预期。
为了重映电影票房不再“扑街”,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淘票票电影2024年共同推出了“预约放映”观影模式,影迷线上购票拼场,有机会重温经典老片。但“预约放映”并不代表想播放什么影片都可以。中影会在一个周期内,提供电影片单。影院想要进行“预约放映”项目,需在片单里进行选择。
但这一模式的普及率还不高,毕竟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与其费劲拼单去看老电影,还不如在家上网找流媒体资源方便。
为情怀买单的重映电影市场,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