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发射现场火箭升空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量子科学卫星有效载荷研制团队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基础研究是核心技术之根,原始创新之源。“北斗”在天,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已超3000亿元;“墨子号”成功发射,让我国量子信息产业实现全球“领跑”;大亚湾中微子项目成果,不仅实现光电倍增管的国产化,且领跑世界反应堆中微子研究……随着我国基础研究实力的大幅提升,各领域创新“高峰”迭起,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升温。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29日在上海举行。在科学巨星们熠熠闪烁的万丈光芒中,我国基础研究将不断找准前沿方向,树立远大目标,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立足从0到1 实现弯道超车
从0到1,看上去只有小小一步,以往却鲜有中国科学家在此间“立足”。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偏偏要迈这一小步。他和团队执着奋斗30年,共同创建了世界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只拥有一条染色体的酵母。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实验手段系统改造一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成功创建这一奇妙的“人造生命”!
今年夏天,经过多年研究攻关,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为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称其是“量子通信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在全球的量子通信竞赛中,中国起步不是最早,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等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在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后,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科学突破。
像这样的“世界首次”“里程碑”,屡屡出现在近年中国科学发现中。克隆猴、抑郁症、DNA机器人、G值、古人类……每年底公布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日益成为世界科学前沿聚集地。2018年,一对健康可爱的克隆猴“中中”“华华”,打破了自1997年克隆羊“多莉”以来,世界多家实验室尝试体细胞克隆猴未能成功的“零纪录”;纳米机器人奥妙又精巧,它能在血管内稳定工作并高效完成定点药物输运功能,就连美国The Scientist期刊都将这项成果,与同性繁殖、液体活检、人工智能一起,评选为2018年度世界四大技术进步。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聚焦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中孕育着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紧建设。超强超短激光用户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陆续开工,上海光源二期大科学装置项目已经“收官”。一系列基础科研和布局瞄准了量子科学、宇宙演化、脑科学、生命起源等重大领域寻求原创突破,开辟新前沿新方向。
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研究环境
中国研发投入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100个研究热点和38个新兴前沿领域中,中国排名第一的有32个,数量位居世界第二……过去30年,中国紧跟国际科技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取得卓越的科技成就。当下,中国科技创新正力争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强大的助跑引擎来自基础研究。
从2014年起,我国对基础研究有了新的探索和布局,把100多项分散在各个拨款渠道中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集中起来,建立了新的五类科技计划,突出集中优势。如今,我国基础研究形成了从项目、基地、人才到政策的一体化部署,基础研究队伍人员规模已与美国等全球科技大国相当,中青年科学家成为基础研究的中坚力量。日前出炉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两组数据令人振奋:去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0.4亿元,与研发经费投入保持同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李胤在解读《公报》时指出,自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超过日本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一直稳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017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相当于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5个成员国中的第12位,正接近OECD平均水平。
同时,国家加大对研发活动的政策支持,引导各方面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相关调查显示,2018年在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的惠及面分别达到56.1%和50.1%,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0.6个百分点;企业对这两项政策的认可度分别达到82.1%和85%,分别比上年提高4.9个和4.2个百分点。
倾听世界之声 汲取智慧之光
“国家科研投入更大了,各个研究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优秀的年轻人才队伍越来越大。不过,我国基础研究有高峰,但没有高原。”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惠利健亲身感受到了所处科研环境的巨大变化。他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同时加大对优秀科研人员的稳定支持。根据美国科学基金统计,一项基础研究从提出观点到能够应用,一般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只有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基础研究,给科研人员足够的信任和耐心,才能吸引更多科研人员敢于坐冷板凳,才能集聚一大批甘于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才俊。
与此同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日本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政府资金占比偏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能真正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励研发投入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各界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布局,推进管理考评机制改革,提升科技经费投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于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中国青年科学家们充满期待。在上海长征医院杜鹃教授看来,这是一扇风景无限的“世界之窗”,足不出户就能找到与国际顶级领域的距离,又能与世界“最强大脑”面对面对话汲取智慧之光。“科学领域有不同领域,但是科学思想是融会贯通的。希望中国基础科研的着眼点可以更加高远,科研人员的立足点更加深入,因此,我们需要倾听更多来自世界顶级科学领域的声音。”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