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大幕五度启合,台口处涌满举着手机拍照的“灯粉”;张火丁一再返场谢幕,依然止不住剧场内持续而热烈的掌声……直到她最终加唱了一段《梁祝》,广播预告“明日请早”,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观众才陆续散去。
昨晚,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最火爆的演出之一,张火丁首场亮相如意料般在上海大剧院“炸响”。《金山寺》“热身”后,张火丁潜心十年打磨的程派《霸王别姬》(见上图 蔡晴 摄)在万众瞩目下登场。程派的唱腔、程派的韵味、程派的剑舞、程派的“夜深沉”,让熟悉的《霸王别姬》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满台旌旗飞舞,率先登场的“霸王”挥舞着长戟,抬手踢腿间便撂倒一片,威武雄壮的气魄和万夫莫当的气势震慑全场。要知道,饰演“霸王”的可是75岁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牧坤,老爷子一招一式利落到位,台下叫好声不迭。
张火丁饰演的虞姬出场轻叹一声,那段根据程派特点改动了八处的“南梆子”唱段“见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低回凄婉的唱腔和细腻至极的表演,层层推进,让气氛逐渐凝重。“剑舞”一段增加了红色长穗,红穗随着剑的舞动翻飞,可这份“热闹”却在前期营造的滞闷氛围中显得格外显眼,满面愁容的虞姬舞着离别之剑,让人情不自禁被带入大势已去的悲怆中。
张火丁对“虞姬”投入的情感从她的每句唱腔、每个身段中可以看出,诚如她散戏后所言:“这可是我爱了30年的戏。从小就喜欢梅兰芳先生的《霸王别姬》,始终没有机会学习。2008年开始,我就琢磨着想用程派来演绎,并逐步学习、编排,但由于排演难度很大,所以直到今年才能把这出戏完整地呈现出来。”张火丁毫不讳言对“虞姬”的喜爱,“她善良、有格局、有真情,让人感动。”
用程派唱腔演绎梅派经典,又是《霸王别姬》这样家喻户晓的戏,压力是预料中的。昨日,提到“创新”二字,张火丁答得严谨:“用程派唱腔来演绎自然会有程派的风格,但实则这出戏在唱词上没有太多改动,表演也都是在‘虞姬’这个人物里。”五年一亮相,张火丁说:“感谢观众如此热情厚爱,我也想常来,但如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那像这样的经典改编会否继续?张火丁摇摇头:“创新会有,但这样的改编不会常有,毕竟《霸王别姬》是不一样的,这是我的一个梦。”
这出《霸王别姬》自今年在北京首演以来,评论褒贬不一。有人长篇大论提出质疑和意见,也有如79岁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力挺”:“很多戏迷,也不是梅派的、也不是程派的,就是冲着张火丁去的。在角色中活出自己,舒坦了观众,比什么都重要。”
戏剧评论家毛时安观剧后说:“都在问:张火丁为什么这么火?要我说就两个字——考究。一招一式,一字一句,精雕细刻,太考究了!艺术最终拼的是什么?就是细节,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差距就在这‘毫厘’中,含糊哪怕一丁点,舞台上纤毫毕现。张火丁贡献地不止是一台用程派演绎的《霸王别姬》,更是她对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下是很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说到底,钟爱什么流派、喜爱什么唱腔乃至看戏后的观感都关乎个人口味和喜好。京剧学者翁思再说:“戏的好坏高下,关键看是否合情理、戏理。”流派或许不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演员或是戏迷都不该“画地为牢”。
终于演上了一出自己喜欢了30年的戏,张火丁的执着与勇气,让人点赞。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