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钰鹏
“我总觉得有人在排挤我,想孤立我,好像还不止一个人。”“那你是不是让人觉得有点‘异样刮搭’?”朋友问道。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生活在一个群体里,比如在工作单位里,单位小的,只有一个群体,也就是单位本身;单位大的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常言道,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有矛盾。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群体里往往还有人搞小动作、拉帮派;最严重的是很多人被拉在一起去排斥和孤立一个人。后者是一种非常要不得的行为,有正义感的人于是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在一个群体里,由于有人很优秀,倒反而被群体里多数人孤立,这些孤立别人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心态不正在作怪,所以暂时被孤立的人不妨适当忍受一下,先不要火冒三丈,须知这样一个事实:想孤立别人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不自信。
有的人为了孤立别人,还要给对方扣上一顶“不合群”的帽子,言下之意:是他自己在孤立自己,从而成为鼓动其他人的当然理由;这些人看上去似乎情商很高,八面玲珑,处处开花——无聊地混迹人群而已。所以说,如果你正能量在手,那就不要怕被孤立,而应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东西方对排斥的理解因文化和历史差异而有所不同,排斥的英语为ostracize,系从希腊语ostrakon(碎片)引申而来。古雅典民众大会中有一种特殊投票法,开创于公元前六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每年年初召开国民大会,公民将自己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名记在(陶)碎片上,倘若某人票逾半数,则必须被放逐国外10年,称为“陶片放逐法”,古希腊其他城邦也有施行这一制度的,后因常被各派政治力量所利用,成为争斗手段,于公元前417年被废除,但在语言上又从“碎片”引申出第二释义“排斥”。
西方社会特别看重一个人对于群体的属性,很多人尚抱有古老的传统观点,认为一个人受到群体的孤立和排斥,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因而会感到异常悲伤。现代科学家于是利用计算机,通过一个虚拟的网上传球游戏进行实验,参试者本应设法让虚拟球员很快就拿不到球;然而程序的设计却显示这个球员压根儿就不在群体中。参试者在实验后觉得极度愤怒、极度伤心,几百个这样的实验均表明,参试人员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其实他们只是感觉到了一种虚拟球员将被孤立和排斥的先兆。心理学家估计,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求生安排:对我们生活在热带稀疏草原上的祖先来说,一个人如果从群体中被排斥掉,那就意味着死亡。所以群体中的人们长期以来养成了习惯:为了确保留在群体中,无论是对己还是对人,面对各种排斥的预兆十分警觉,都会事先作出极强烈的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容易选择两个极端中的一个:要么表现出过分地适应群体、和群体保持一致;要么变得十分野蛮——都不可取。民族、文化、历史尽管有所差异,但正面的行为和优势一定要发扬、要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