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韩天衡绘瑶窗弄风雨诗意图 美的捡漏人 共飨古诗文 上海人的“有数” 翠竹清影 假如你被人排斥
第20版:夜光杯 2019-10-23

共飨古诗文

朱莎莎

元宝两岁的时候,他爸教他几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念过几遍,他就能记住。发现这种惊人的记忆力后,我们便有意识地去培养他学古诗文的兴致。

儿童的注意力时间较为短暂,以单纯一字一字指读的方式教授,单调枯燥,很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一位曾做过幼儿园老师的朋友建议,以唱代读的形式会更有利于孩童学诗。

古时儿童学诗,实际上是“唱”诗,以吟诵的方式传授。关注几个唱古文的微信公众号后,开车送他上学的路上,晚上临睡前,但凡有些空当,我就循环播放《三字经》或某首古诗。两个多月下来,他已能全部唱诵《三字经》,古诗也学了十几首。一次雨后,他在花园里玩,起风了,风把几片花草叶子吹落,他喊我道:“妈妈,你看这像不像‘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虽然并不那么贴切,但在某种相似的场景下联想到古人的诗,这种情感的触动让人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说的是大自然花开花落,人感应后,有所触动,便要以诗歌来表现,这就是诗歌的“兴”。叶嘉莹讲,古人教诗首先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这种善于兴发感动的能力。

晚上去海边散步,抬头可见满天的繁星,海风吹得人心神涟漪,不由得让人发出感慨“好美啊”,孩童哼唱起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鱼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他看见池塘里的荷花真漂亮,鱼儿在其中游来游去,蝴蝶飞来飞去。我问他:“你看到这些,会想起什么?”他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过不应说是‘蜻蜓’,而应是‘早有蝴蝶立上头’。”

“那我也想到一首乐府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顺着讲下去,“还有昨天我们听《幼儿画报》的一个成语,说的是抽干了池塘里的水来捕鱼,叫什么什么‘渔’来?”

“竭泽而渔!”

将自然兴衰万物变化与古诗之韵融于一起,学诗便有了兴致。大自然包罗万物,每一件物品都可赋予人的灵魂。我们不提倡将孩子湮没在游乐场里,让他在眼花缭乱的玩具中聊度童年,更多地,我带他春看桃花,夏看荷,秋看枫叶,冬看梅,让他在心与物的交流中感知悲欢离合。

他现在正是幼年,对诗歌的理解还停留在与物最直接的感应。待到长大成年,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总有一天会成为他打开世界之门,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最有力的武器。希望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呢?独立的,自由的,热忱的。他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怀抱,去往更广阔的天地。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自由自在地生长,即便是一株野草,也尽可能让他得到露水的滋润。阅读作为一种养料,能够让他永葆一种趣味。这种趣味,可以帮他在困顿时解开心中谜底,对生活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一直向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