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老兵心路见证燃烧岁月 巧思胜诸葛,绝境中逢生 “蒙上了一层幸福的光环” 新书速递 城市“歌手”的一次闪亮登场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0-03-01

“蒙上了一层幸福的光环”

◎黄雅琴

在摸到从印厂送来的新鲜出炉的《秋风平地起》,确认完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我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终于“生齐”了桑贝系列。

法国有个国宝级绘画大师,名叫桑贝。他最擅长画那些可爱的“小人人头”,可能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有养家糊口压力的中年男人,烦恼着柴米油盐的家庭妇女……桑贝笔下的普通人总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小小的幸福,这或许是因为桑贝是个天生幽默的人,而且通过画笔把这份幽默传递给了读者。因此,桑贝系列是我编辑生涯中做过的最开心的四本书。

对于大众来说,在书店看到的一本新书闪耀着新书该有的炫目魔力,但对于编辑而言,已然没有多少新鲜感。编辑一本书,短则“怀胎”数月,再算上联系版权的时间,那就跟怀了哪吒似的。做书像是一场孤独的长跑……有担心选题不过的忐忑,有拿到版权的欣喜,有为了精益求精而焦虑不安。渐渐地,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加入长跑中,那是译者、美编,做书过程中互相打气,互相鼓励,因为我们都爱着桑贝。

桑贝在《童年》中讲述了他并不怎么幸福的童年生活,但画家总是用幽默诗意的语言来淡化悲惨的气氛,我觉得需要邀请一位文采好的译者,南京大学法语系黄荭教授欣然答应约稿,她优美的文字原汁原味地传递出了桑贝那似水流年的童年时光。这远去的日子像是个白日梦,夹杂着甜蜜的忧伤,却是桑贝终生作画的灵感所在。《桑贝在纽约》主要讲述桑贝为一家顶尖杂志工作的经历。我突发奇想找来美术装帧设计师、插画师任凌云来翻译。任凌云问我为什么不找专业译者。我回答:“因为你和桑贝一样都是艺术工作者啊,《桑贝在纽约》中的很多关于甲方的吐槽,你一定有共鸣!你和桑贝一样都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一个法国人不懂两句英语,敢跑到美国去干活,我相信你也愿意尝试。”于是,我们现在能从中文版《桑贝在纽约》那充满热情的文字中感受到桑贝对于绘画、对于艺术的热忱。这是一位艺术家对于另外一位艺术家的诠释。还有《秋风平地起》的译者周行,她在法国学习生活过,能够精准地理解法国人的笑点,并且用中文表述出来。

在陆续收到译稿之后,我就和美编开始一起排版。最先排的是《童年》,在排了三分之一之后,美编还是对版式不满意,作废,从头来过……由于这套书都是彩色印刷,法国出版社要求很高,我们在正式下厂印刷前,先做了几次样书,反复研究打印效果,校对错误,有着各种担心。幸好,整套书最后的效果令人非常满意。

常常有学弟学妹问我,出版这行是否值得做?我说:任何工作都有苦有甜。我的工作让我有机会为喜欢的作家或者画家出书,那就是编辑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最大的幸运。

此刻点点滴滴回忆起来,那种感觉正如桑贝在《童年》中所说,“蒙上了一层幸福的光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