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昇《与中峰禅师尺牍》。
赵孟頫与管道昇是一对在人生旅途上相扶相助、互勉互慰、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成为古今歌咏的神仙眷侣典范。
撰稿|枫肥
近几年,国人对赵孟頫这位大学士又开始关注,赵是青浦区小蒸的女婿。在此须提其夫人管道昇,为青浦区小蒸人氏。据光绪《青浦县卷》卷二十三“才慧传”记载:元,管道昇,字仲姬,小蒸人,嫁赵孟頫,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后封魏国夫人。
南宋亡时,赵孟頫流寓到松江府,邂逅管道昇。才子佳人,相识、相知、相恋,其过程相关史料记载很少。管家二小姐,自幼聪慧好学,工诗善画,愿得一人心,直至芳龄28岁,大龄剩女时才遇见。古时男子大抵早婚,但两人相遇,男未婚,女未嫁。天生一对,地成一双,喜结连理。是不是也该庆幸“流寓”?赵孟頫与管道昇婚后曾小隐青浦,小蒸不仅有“管家路”,还有“松雪读书台”。夫妇俩情深意笃,相敬如宾,朝夕以诗书相伴,“赌书消得泼茶香”为日常。夫妇二人均信佛,同为元代高僧中峰和尚的弟子。两人云游在江南寺院,与文人雅士切磋诗文书画,如闲云野鹤,留下的点滴痕迹,值得后人可待追忆。据清周凤池《金泽小志》卷之三“艺文附碑刻、颜额、楹联”记载:《金刚经》,元赵孟頫楷书,国朝潘耒跋,存颐浩寺方丈;篆文“大悲咒”,元管道昇书;《绣像大士明》,吴沈氏绣,与管夫人“大悲咒”合刻,国朝潘耒跋,存颐浩寺方丈。“云峰”,元赵孟頫书,在颐浩寺山门;“方丈”,元赵孟頫书,在宝志居。
笔者时常去金泽颐浩禅寺,其始建于宋景定元年,临走前,总会在寺院内的金鱼池前徘徊良久。池四周的石护栏乃不断云石刻,青石质材料,约十米长,图案为连续的云朵,故称不断云。图案采用高浮雕的形式,相传为赵孟頫所绘。
延佑四年(1317年)他们夫妇进京,仁宗皇帝久闻赵学士一家皆善书法,有心要当面一试,让管道昇书写《千字文》卷。管从容应对,挥洒自如,笔意清绝,看得仁宗皇帝心悦诚服,并当场下诏命玉工磨玉轴装裱,送秘书监收藏,诏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能书,亦美事也。”赵孟頫对于爱妻,也是心底佩服,其在《松雪斋集》中写道:“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夫婿或为夫人代笔作画(如《墨竹长卷》),夫人或为夫婿之画补竹(如《鸥波亭图》),或夫妻二人联合作画(如《枫林抚琴图》),诗歌的唱和,翰墨丹青的切磋,夫唱妇随。
我国封建社会,向来实行一夫多妾制,丈夫娶妾既合当时之法,又合当时之理……赵曾尝欲置妾,以小词试探。管夫人以一首《你侬我侬》词回复,赵得词后大笑而打消念头。赵、管两人的婚姻大概只有宋代的赵明诚和李清照可以相提并论。但晚年时,管夫人因疾殁于自大都还家路途的舟中。赵扶柩南归,曾在给中峰禅师的信里吐诉了铭镌肺腑的哀恸:“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邻,年过耳顺,罹此荼毒,唯吾师慈悲,必当哀悯。”
赵孟頫是位情深义重的铮铮男儿,在给《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中曾深情地回忆:“夫人之亡,内外族姻皆为之恸;尝与余游者,莫不流涕,则夫人之德可知矣。”赵孟頫与管道昇是一对在人生旅途上相扶相助、互勉互慰、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成为古今歌咏的神仙眷侣典范。但两人婚年问题却是一笔糊涂账,学界一直未有定论。难能可贵的是,这位青浦女婿对其夫人追忆可见,情可谓深矣,至矣,无不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