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应琛   制图|刘绮黎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介绍,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
    2024年  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稳”的态势巩固延续
    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民生保障扎实稳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
    产业升级有新进展
    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2%
    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
    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
    改革开放有新突破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加强逆周期调节
    紧抓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实
    扎实推进“两重”建设,加力支持“两新”工作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积极稳定资本市场
    稳妥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2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做法
    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积极拓展外贸新增长点,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过境免签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3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投资增长9.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4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
    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
    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5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
    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
    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1100多万人
    我国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6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
    7
    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推出两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
    有效防范应对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2025年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坚持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守正创新、先立后破
    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打好政策“组合拳”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
    具身智能
    6G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投资于人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零基预算改革
    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在支出标准、绩效评价等关键制度上积极创新。
    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2025年  政府工作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2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3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
    4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5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
    大力鼓励外商投资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6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
    7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8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
    9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0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此外,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报告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等作了阐述。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