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文
这些年来,家长周末带孩子看展是常见的风景。这自然是好现象,但可恶就可恶在,偏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看画时指指点点:这里画的是什么,那里画的是什么……如此等等,非要把一幅画解析成一道奥数题,要塞一个“公式”到孩子手里才放心。每逢这种情况,我总恨得牙痒痒的,甚于恨那些公共场合外放视频的人,因为外放视频顶多噪音烦人,而把看展也搞成某种“培训班”、异化素质教育,就简直是一种针对孩子的迫害了,让孩子的想象之花早早地枯萎。
或许有人会批判我说,家长这么做,是怕孩子看不懂艺术,需要指导。究竟是孩子不懂艺术,还是这样的家长自己不懂艺术?我常举我孩子的例子来予以反驳。当他还是一名学龄前儿童时,我们过得挺逍遥,常常看画展、听音乐会。那时他听一场音乐会,是绝不肯中场退出的,那么个小人儿,端端正正地坐上两小时,让我这“老母亲”看着也很感动。我从不跟他解释某段音乐在表达什么,他亦不问,我只相信,他不肯退场自有让他喜欢、让他愿意坐下去的理由。看画展亦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他认真地看了一幅画许久,然后对我说:“妈妈,画家很生气。”画上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就是孩子对艺术的感觉。
不可言说,只是去感知,这或许是普通人接近艺术比较适宜的姿态。两个女孩迎面走来,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凡气质好的,总是生活中离艺术近一些的那位;家庭布置的格调如何,往往也与物质无太大的关系,用个广口瓶子盛水养些花草,并不费钱,却是可以生动一个房间的。
忍不住想起孩子小时候的一件事。某晚,听完音乐会,小子仰着头极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娶一个会弹钢琴的老婆。”童言无忌,其实他想说的或许是:我想过一种艺术的生活。
生活在上海,是幸运的,因为她提供了我们极其丰富的走近、感知艺术的机会,每个周末,上海的各处,几乎都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我们与艺术的距离、在此影响下的生活的艺术品质,都与那些隐藏于活动背后的好的政策有关。上海的孩子也是有福的。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我赞成:比起生硬的说教,艺术更是无声的熏陶。画展,看得开心就好,哪怕人人围观所谓的重要作品,你若就是喜欢角落里那幅小画,又如何?艺术的魅力,不就在于touch你的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