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有苦涩,更有温暖 豫剧《重渡沟》三项高分塑乡官 中国台北市送来《阿搭嫂》,传统戏曲跨剧种擦出火花 话剧《历史的天空》,走出学院小剧场,走进十二艺节大舞台 我欲因之梦寥廓,观话剧《追梦云天》 身边的故事最是精彩 生活和艺术在这座城市里相辉映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05-19

话剧《历史的天空》,走出学院小剧场,走进十二艺节大舞台

◆石俊

这也许是本次艺术节投资最少的一出剧目,更是演员最为年轻的剧组,我相信也会是最打动人的一出剧目之一。

也是机缘巧合,我是有幸观看了这部话剧首演的为数不多的观众中的一位。去年盛夏我在北京研习音乐剧期间接到上戏同学的电话:“军艺的毕业大戏,要不要看?”这个时候还有毕业大戏?作为一名艺术高校的教师已经习惯于上个年度的冬天或者第八学期的四月前后观看表导演专业的毕业大戏,然后就是各自散开找工作或者完成论文。在大部分高校开始放暑假的时候,还能排演毕业大戏或许只有纪律严明的部队院校才能办得到。与中戏上戏标准的大剧场相比,位于军事文化学院教学楼内创演系的黑匣子剧场显得有些简陋,很多布景和道具只好堆在走廊里,有些同学只好在临近的教室换装与化妆。我在入座前是有一些担忧的,原著可是一部精彩宏大又不失深刻的文学巨著。张丰毅和李雪健等明星与老艺术家可是用了四十多集电视剧才将人物塑造了出来。这样的演出条件和这些年轻的学员又能完成怎样的呈现?

随着场灯的关闭和音乐的响起,四周的环境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你已经被舞台上呈现的画面与人物所吸引。这些脱下了橄榄绿穿上了灰布新四军军服和各式服装的演员化身在那个激情与苦难并存的时代与角色身上。当年的姜大牙和朱一刀不就是二十岁左右的懵懂青年,当年的东方闻音虽然是二十出头的短发女孩却已是沉着大气信仰坚定的女政委。这次改编是依附于这些演员所理解与刻画的人物基础上,删去了小说中较多的历史背景与复杂线索。而是展现这些年轻革命战士的芳华岁月与激情战斗,作品不回避他们有过的迷茫与困顿,不矫饰他们的追求与理想。题材和表演是大开大合的,可近距离地观看还能感受到每一个演员的投入与真挚。你会感受到男孩原始的冲动和爆发的激情,更能体会到女孩羞涩时的精美和牺牲时的绚烂。虽然是学院内的毕业演出,虽然同学间亦有主角与配角分配的差异,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次的上场与下场都是如此专业。仿佛他们并不是在演一出关于七八十年前的战争,此刻的舞台就是他们年轻的战场。

豪华的剧院,昂贵的舞台设备可以有好的视听效果,但一出好戏一定是演出来的,而且是所有人的忘我投入。演出结束,该小说的作者著名的军旅作家徐贵祥和导演走到了演员的面前耐心地评述着演出的得失与观感,看着他们认真的神情,我相信这样经过淬炼的演员会在各个地方大放异彩。人生一定会给努力者以回报。这出戏最终走出了学院的小剧场走进了国家艺术节的大舞台。

如果说《历史的天空》会是黑马,并不够准确。因为在全国艺术院校当中,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是屡出佳作和人才的地方。在文学上,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以及近三分之一的茅盾文学奖的作者毕业于此。在戏剧上,《我在天堂等你》也是最早获得国家十大精品剧目。更有意思的是当年该剧也是戏剧系的毕业大戏,担任女主角的殷桃也就是后来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的女主角东方闻音的扮演者。可以说这部作品与这样的演出团队是有缘的。

有缘亦需有源,在我期待他们来沪演出的时候,《历史的天空》剧组没有单纯地排练与准备,而是开赴小说发生的原生地安徽六安与金寨等地,边演出边观察生活,为部队为老区的群众带去他们的真挚表演,相信这样的真挚和激情也会带给今天的我们同样的感动与情怀。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