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有苦涩,更有温暖 豫剧《重渡沟》三项高分塑乡官 中国台北市送来《阿搭嫂》,传统戏曲跨剧种擦出火花 话剧《历史的天空》,走出学院小剧场,走进十二艺节大舞台 我欲因之梦寥廓,观话剧《追梦云天》 身边的故事最是精彩 生活和艺术在这座城市里相辉映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05-19

豫剧《重渡沟》三项高分塑乡官

◆林天泉

十二艺节,星光灿烂,各个剧种的演员都亮出自己最大的华彩。豫剧《重渡沟》主演贾文龙是出色的豫剧演员,塑造的焦裕禄形象深入人心。贾文龙版“焦裕禄式好干部”,已经成为戏曲舞台上的经典。对于演员来说,要突破自己的经典形象是十分不易的。“马海明”并不是加上点快板、加上点幽默、加上点夸张便能立得住的,而是要符合演员本身内在的思路,同时又符合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让人感觉到贾文龙还是那个贾文龙,而“马海明”确实就是这个马海明。当然,从一度到二度,都尽量为贾文龙的突破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比如悲喜风格的彰显,幽默性格的融入等,再加上贾文龙自身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马海明是乡官。乡官与村官不同,他有较开阔视野,有一定格局,有前瞻意识;乡官又与县官不同,他直接面对群众,又顶着“上头”压力,处于“夹心层”,可能要多几分灵活,多几分幽默,乃至多几分狡黠。在人物塑造上,贾文龙饰演的马海明多才多艺,擅长摄影、会打快板,性格开朗,不无幽默,同时又一诺千钧、倔犟不屈。贾文龙把马海明与吕二涛拉锯式谈判过程演绎得恰如其分,把心理博弈展示得淋漓尽致,其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困惑与思考,都真实可信,让人感动又敬佩。多个代表性唱段给人深刻印象,加上表现心理性格的许多细节,使马海明形象鲜明,深入人心。

手眼身步法,是戏曲演员的生命。但这简单的五个字之间,却有无穷奥妙。每一个字,都可能随着经验的积累、技巧的提升、感悟的升华而绽放出新的光芒。在该剧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贾文龙对抖磕、跳转跪、搓跪、舞龙搅柱等高难度动作的精彩演绎,更为其酣畅淋漓的演唱而折服。技术难度分+人物塑造分+剧情贴切分——三项高分加起来是让观众忍不住高声喝彩的观剧享受。在这一点上,有了好的戏剧基础,贾文龙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当然,其他演员同样满堂华彩,有三团“实力天团”的助力,该剧的观赏性可以说得到了保证。

《重渡沟》走到今天,应该说十分不易。从一度几乎放弃这个作品,到反反复复改了二十来稿,《重渡沟》至少要面对两重突围:一是“黄金团队”对自身的突围。现实题材本就是难中之难,编、导、演又都是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寻求新的突破,无疑是难上加难。二是对同类题材的突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脱贫攻坚”题材作品有上千部。面对专家、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如果该剧不能给出足够的亮点和诚意,无疑会带来非议。

超越别人很难,超越自己更难。就《重渡沟》来说,我们看到了整个团队寻求突破的诚意和勇气,也看到了他们的担当与毅力,或许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