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宝藏 “人脸识别”一招鲜 55次掌声送给《醒·狮》
第10版:文体新闻/文娱 2019-05-27

宝藏

□朱渊

“非遗”活在当下,最好的姿态莫过于“活态传承”。广州白云三元里村至今都保留着“正月十八闹元宵”的传统。来自粤桂两省几十个村30多支醒狮队在村口集结,伴着撼动人心的鼓声,来到祠堂拜谒先祖,为子孙后代祈福纳祥。这一传统已经持续近600年,成为该村的“村庆”。

以醒狮文化为题材的舞剧《醒·狮》中触目所及,都是“非遗”瑰宝:频频出现的长凳舞,源自醒狮和南拳练功所用狮凳;茶馆一段,“扣指舞”则来自广东茶桌上的扣指礼仪;一段长棍变短棍的舞蹈则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非遗舞蹈“英歌舞”。就连广东“非遗”木鱼说唱等传统艺术也都融入其中。

其实,无论是以“燃”夺人心的《醒·狮》抑或是以美摄心魄的《孔雀》,还有每一部都能作为“非遗”宣传片的杨丽萍的“印象系列”,真正成功的民族舞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自中华传统文化非遗宝库中汲取能量。

读懂吃透、活学活用,或是像杨丽萍那样将“非遗”活成人间烟火,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发现,传承“非遗”无需刻意,反倒是自身因被其浸润,变得充沛丰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