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虹梅漕开发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升级 门在哪 周末街头“品吃”评出地产好番茄 静安永和公园免费开放 引入互联网+不断降低医疗成本 2019版上海脑卒中急救地图发布
第6版:上海新闻 2019-05-27

门在哪

关尹

中国足球这几天出了一件令人关注的大事。足协准备换届选举,而换届筹备小组的组长,是一名上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从以往的惯例来看,筹备小组组长将来很可能成为新一任的协会主席,就像篮球的姚明、乒乓球的刘国梁、羽毛球的张军。

陈戌源的上位,让人颇为意外。一个干企业的老总,怎么来管足球了?“业余”成为外界质疑他的主要原因,不少人都说他是“门外汉”。

确实,陈戌源一不是专业出身的球员,二从来没干过体育,是个地地道道的“空降兵”。让他来掌管中国体育最复杂、最有难度的足球,真的行吗?

我对此倒是有一点不同看法。就想问一句,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门在哪儿呢?

从1994年职业化以来,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中国队只在2002年打进过一次世界杯,还是在日韩双强自动入围的情况下。但自那一次的幸运之后,便是断崖式下跌,甚至连续无法小组出线。到现在,中国球迷都已经心安理得地接受“亚洲三流”的定位了。

从联赛来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策的左右摇摆、朝令夕改。尤其最近几年,有关于外援和U23年轻球员的使用方面,规则一变再变。说到底,连制定者自己都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办。

难怪很多人都说,世界上有两种足球:一种是足球,一种是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的问题,很大程度还是出在管理者的“顶层设计”上。自诩为“懂足球”,但要命的是不懂管理、缺少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中国足协,说到底还是个企业嘛。

而这,恰恰是陈戌源的优势。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上港队的日常管理,但球队的重大决策都是从他这做出的。用谁当主教练,买什么外援,得他拍板。一支连续两年零引援的球队,能打破恒大长达7年的垄断拿到中超冠军,光看这一点,陈戌源对足球的理解和功力就非同一般。

既然旧的都已经被证明“此路不通”,不如彻底换一套新思路。中国足球有资格谈“门外汉”吗?这么多年我们恐怕连门框都没摸到过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