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智慧快餐 “单身狗”不单 房门 老歌中的不竭旋律 人类啊人类 司空见惯与理所当然 子叶大哥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3-01

人类啊人类

陈钰鹏

“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我国古代诗人往往用宿命、悲悯和消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和死亡,所不同的是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和感情。感叹衰老病痛的有:“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但愿长寿的:“但愿有头生白发,何忧无地觅黄金。”杜甫晚年常常以诗自悯:“衰年肺病惟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除人以外的生物,死亡也是终极归宿,所以说,生物的疾病与死亡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生命的本质是遗传基因,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和细胞内部的变化,基因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一般情况下,细胞本身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可以消除这些损伤;但若损伤很严重,基因结构便无法修复或者不能完全修复,这样就会导致细胞的老化和器官组织的老化,造成生物体的最后死亡。

地球生命发展到16亿年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从此,生命的演化越来越快,大约在五亿七千万年前,开始了寒武纪,这一时期被称为生命大爆发时期。在越来越多的生物种群中出现了“不死的细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它们有一种很强的复制能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自我复制,只要营养跟得上,它们可以无休止地复制下去。而任何其他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中都有阻止无限制分裂的机制在进行调控。

说到这里,不由将话题转到新冠肺炎的防控防治战争。近几十年来,全球各种流行性病毒的暴发都把蝙蝠推到了“风口浪尖”,新冠肺炎也不例外。中科院动物研究专家解答了一个问题:蝙蝠携带病毒,为什么自己不生病?这和蝙蝠的进化选择有关。为了高耗能的飞行,身体需要保持高代谢率,以便快速修复损伤的细胞,除了冬眠,蝙蝠的体温保持在40℃左右,免疫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警戒状态。体温过高会导致DNA更新和复制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一点,蝙蝠又进化出DNA复制过程中的超高修复能力。此外,蝙蝠体内还有一种能阻止过度免疫和超高炎症的分子(它们的表达和功能均为“恰到好处”),使蝙蝠的组织器官在抗病毒期间不受损伤,同时,蝙蝠的寿命也有了极大提升。

人和其他多细胞动物一样,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人类的细胞中有阻止无限制分裂和复制的机制。本次新冠肺炎的源头到底是自然宿主蝙蝠,还是哪个中间宿主,似乎尚无定论。按说蝙蝠一般不主动攻击人,时下又正在冬眠。

相信多名离世患者的遗体解剖会解开很多谜团,提供很多信息,让我们也向他们深深鞠躬,感谢他们作出的贡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