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智慧快餐 “单身狗”不单 房门 老歌中的不竭旋律 人类啊人类 司空见惯与理所当然 子叶大哥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3-01

老歌中的不竭旋律

李定国

新年伊始,脍炙人口的歌曲《我的祖国》音乐电视在央视各频道滚动播出,它激励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斗志。在“一条大河”的旋律中,爱听老歌的我不由想起了曲作者刘炽晚年时,曾向我讲过的那些创作故事。

《我的祖国》的词曲作者乔羽和刘炽是歌坛的黄金搭档。他俩创作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祖国颂》等经典歌曲曾影响过几代人的成长。

刘炽是冼星海的得意门生,一生留下了一千多首音乐作品,他践行着老师的诤言和自己的初心:生活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要为祖国为人民歌唱。

1956年,刘炽接到为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上甘岭》谱曲任务时,该片已近杀青,只留下几分钟的戏,要等插曲完成后再补拍。导演沙蒙是刘炽在延安时的战友,他对全片的一些音乐作了安排,特别指定要谱一首插曲《我的祖国》,歌词已由该片的编导共同完成。沙蒙希望这首歌能一直传唱下去。历经革命战争洗礼的刘炽看过样片后,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但研读现成的歌词后,感觉无法捕捉到主题音乐,更谈不上旋律如何展开、发展。于是他建议沙蒙重新请乔羽写词。

接到沙蒙急电的乔羽,正在江西一带下生活,编写儿童影片《红孩子》的剧本。他赶往长春,了解了故事和导演的创作意图后,反复推敲,决定用描写和平生活画面来反衬战争残酷。乔羽善于提炼词眼,当他捕捉到“一条大河”这个形象时,思绪潮涌,不足200字的歌词,浅显中有深意、寓哲理。西北硬汉刘炽拿到乔羽的歌词后,如获至宝,写下了奔腾在心底的旋律……此歌也成为中华儿女心中的歌。

八年后,长影又推抗美援朝题材的新片《英雄儿女》,导演点名请刘炽再作曲。他借鉴曾在内蒙古采风时学到的当地民歌《巴特尔陶陶呼》的旋律,变奏处理后,一气呵成完成了创作。

刘炽在音乐展开进程中,总觉得言未尽、兴正浓,音乐并未达到高潮,他索性自己为歌曲加上了一段副歌词,并用浪漫主义的抒情音乐,把作品的情感推向高峰。词作者公木拿到新作后的评价是:续得精彩,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蓬勃激荡的《英雄赞歌》随影片播出就一炮打响,久唱不衰,也是我最爱听的一首经典老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