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智能手机“补习班”里的“老学生”
第67版:等等无G老人 2021-01-18

智能手机“补习班”里的“老学生”

应琛

上图:手机补习班上的银发学生。

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特殊的补习班应运而生。

记者|应 琛

2021年1 月的上海,遭遇首个寒潮。屋外,最低气温达零下5℃左右,狂风大作且伴有严重冰冻,但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教室内,课堂气氛却热火朝天。有的学生为了能坐前面的位置提前半小时就到了。

学生们大多头发花白和老花镜,仔细听讲的同时还认真做着笔记,碰到搞不明白的问题时就向老师提问,当天的课程正是教大家“如何使用微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智能手机一方屏幕仿佛成了人类生存的门槛之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此的同时,许多老年人被拦在智能时代的大门之外。

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特殊的补习班应运而生。记者探访的这所补习班里,老师是十五六岁的职高学生。采访中,老年人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家里孩子要有志愿者那么有耐心就好了。”搞太阳能光伏数十年,却玩不转6 英寸屏幕

由宝山路街道和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共同开办的菁宝汇公益学堂“智能手机教授班”,专门教老年人学用智能手机。

坐在第一排的一位老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老人名叫姚光启,今年77 岁。当天是他的第一堂课。姚光启家住浦东,去年年底,他在报纸上看到宝山路街道有开设智能手机教授班的信息,直接找到了宝山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智能手机班的负责人、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项目执行滕霞瑾得知老人的来意后不忍拒绝,答应一开班就通知他来上课。

“我们从以往的公益项目中发现,发微信、发红包、导航定位、健康扫码、网上订票,这些年轻人倒立着也会玩儿的东西,不知道难倒了多少老年人。有的老人甚至连WiFi 都不会连。” 滕霞瑾告诉《新民周刊》,老年人对于智能手机的学习需求十分迫切。

2017 年7 月1 日,宝山路街道群团中心对外开放。街道在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老年人学手机的呼声比较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双方一拍即合,开办起了老人智能手机教学班。他们请来市北职高的学生担当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每次课程都配备十多名志愿者授课,采用“一对一” 的小班教授模式。

自2017 年11 月1 日起开班,手机班至今已累计开课次数258场,参与的老人人数达2500 多人次。“去年因疫情关系,我们停课了一整年。1 月7 日是我们今年恢复后的第一堂课。” 滕霞瑾说,由于报名人数实在太多,第一堂课改为基础理论课,“第二周分两批再上‘一对一’的实践课”。

姚光启买了人生中第一部智能手机。姚光启说,有次他想去夜市逛逛,结果因为没有健康码只能被拒之门外。 “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和妻子现在都还能跑得动医院,可是将来我们走不动了怎么办?我看到现在都可以网上问诊、网上配药了,但我不会啊”。

在手机班,像姚光启这么积极想要学习的老人不止一个。他们热情的背后,其实是老人面对数字社会的无力感。“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采访中,许多老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但事实上,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是走在科技前沿的人。

今年72 岁的秦良顺是手机班的老学员了。他给记者展示了他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关于手机的问题,“每次来上课,我都带着新的问题来”。

退休前,秦良顺是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工程师,也曾获得过科技领域的荣誉称号。然而,在6 英寸的智能手机面前,他却被难倒了。“我虽然很早就有了智能手机,但以前很少用,微信注册了也不太用,打电话为主。” 秦良顺坦言,自己是被“逼” 着学习的。几年前,他的老师想让他帮忙组织班级的出游活动,“一个个电话通知当年的同学已经很麻烦了,加上订车票、订酒店等这些都要在手机上操作,我感到自己不学不行了”。

而如今,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对秦良顺来说已经得心应手。

据了解,宝山路街道现有常住人口近6 万人,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30% 左右。一个智能手机班很难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去年位于青云路318 号的宝山路街道生活服务中心“邻里家” 正式对外开放后,这里的老人又有了一处学习的地方——“智在指尖” 智能手机兴趣班。

年轻人带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邻里家邀请市北职高学生志愿者实行的“一对一、一帮一” 个性化教学,用最实际的行动,教老年居民学会手机上网聊天、挂号、电子支付、拍摄小视频等新技能,帮助老人快速融入信息化时代,能够真正地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遇到的问题,并在自己学会后教给身边的朋友,普及更多老人。

负责人张媛雯告诉记者,大部分长者对于智能手机有畏难情绪,操作较慢并且不敢独自操作。学生志愿者们不但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还会带领老人们反复练习,鼓励他们自主操作,并且有问必答。

秦良顺表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现在我可以非常方便地找朋友聊天请教,还可以视频。遇到想要深入了解的事情,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对于那些对微信功能已经非常了解的老人,手机班还会介绍一些其他的软件来丰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新闻软件及时了解时事变动;学会网上挂号节省排队时间;下雨天不方便出去可以用买菜软件;利用地图导航前往陌生地点也毫无压力……

对喜欢拍照片的老人,志愿者会特地讲解电子相册的制作方法。这样老人们就能选择喜欢的音乐与自己拍摄的照片,制作成精美的相册,随后分享到朋友圈“炫耀”一下。

据支付宝在2020 年 7 月 9 日发布的《2020 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老人们正在努力跟上数字时代。过去半年,为老年人定制的支付宝“关怀版” 访问量同比增长6.6倍;过去3 年,支付宝老年用户数量翻了4.5 倍,三线以下地区增幅更高,达5.5 倍。

报告显示,在支付宝的各项服务中,老年人使用最多的服务是理财、社交、支付,访问量增长最快的则是医疗健康、黄金理财、电子社保卡。显然,老年人使用支付宝的方式和年轻人趋同:不仅仅用来支付,还用来享受社交、办事、理财等生活服务。

据阿里巴巴发布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疫情以来,中国60 岁以上的银发群体加速拥抱数字生活,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淘月活跃度同比增速远超其他年龄组,高出整体29.7 个百分点。老年群体消费金额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9%,疫情期间消费增速位列第二,仅次于 “00 后”,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