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闻玉梅:国家需要、百姓需要的我就做
第56版:我的这十年 2022-10-10

闻玉梅:国家需要、百姓需要的我就做

黄祺

上图:一生研究病毒的闻玉梅院士。

“得不了什么大奖,可是我觉得心里很踏实,我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

记者|黄祺

几乎每一个与闻玉梅院士共事过的人,都会迅速地被她身上那种对事业的热情、激情和执着感染。而年轻人在闻玉梅院士身边,更是敬佩她永远向前看、时刻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感。

闻玉梅是医学微生物学家、病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近90岁,闻院士没有选择休息,坚持去办公室上班,她的心中,还有很多计划和设想需要一一实现。

在2022智慧女性读书讲坛上,闻玉梅院士总结自己近十年做的事:“得不了什么大奖、但是国家和人民需要的”。

一生研究病毒,从乙肝到新冠

“很高兴应智慧女性读书讲坛的邀请跟大家见面,谈谈我最近十年做了些什么,想做什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什么。”这是闻玉梅院士在论坛上的开场白。是的,当网络上的年轻人们想要“躺平”时,近90岁的科学家要谈她目前的工作和接下来的计划。

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闻院士受邀到上海市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向公众科普关于新冠病毒的知识。大家不知道的是,会场之下,闻院士已经着手研究这个至今还存在种种谜团的新病毒。

“这个病毒很复杂。我们看流感病毒,每年到一定的时候流感病毒就不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播了,第二年它出现变异后会再出来。但新冠病毒,它不断地发生变异,而且变异是朝着各个方向。疫情初期武汉的感染者病情是非常重的,病人要用呼吸机。但现在感染者大多数病情不重,但传播速度很快。特别是我们老年人,新冠病毒会攻击我们。我们的团队现在就在研究新冠病毒特性是什么?它为什么和其他冠状病毒不一样?”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闻院士团队目前正在开发广谱的单克隆抗体来预防或者治疗新冠。

闻院士与病毒打了一辈子交道,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乙肝病毒。

中国曾经是乙肝大国,至今也还有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闻院士就投身于乙肝病毒研究中,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已经非常成熟,但闻院士想要做的,是研发治疗性乙肝疫苗,让已经感染的患者受益。

1987年,闻玉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治疗性疫苗的概念。闻玉梅院士认为,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清除体内病毒、治疗那些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感染者,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为中国近3000万乙肝患者研发治疗性乙肝疫苗是闻玉梅最大的夙愿。尽管治疗性乙肝疫苗尚未走出实验室,但闻玉梅没有放弃,在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后,闻院士还在努力用创新的“三明治”法,让治疗性乙肝疫苗真正为病患所用。讲坛上她再次强调:“我想把乙肝治疗性疫苗推上更高的水平。”

为老人健康和精神健康奔走

闻玉梅院士的办公室会客厅书架上,摆放着学生送她的京剧人物人偶,闻院士从小喜欢京剧,穆桂英、梁红玉是她钟爱的女性人物。闻院士自己也是一身“侠气”,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女性的特质:“我们女性心是很细的,心是非常善良的,我们有很宏大的爱心,我们爱国家,我们爱人民,我们爱孩子,也爱学生。”

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上海就是老龄化程度对的大都市。生活在上海,闻院士深感“健康老龄化”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闻玉梅院士组织了一次调研,发现这些年城市在养老设施、养老产业上投入不少,但在“医老”上投入不多。“我们提出希望养老和医老并重,要从预防入手,预防一些衰老带来的疾病,减少老龄化给家庭和国家带来的负担。”

“这份调研报告通过工程院报送给国家领导参考,近几年,国内建设了多个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闻院士表示,“医老”目前已经得到了重视,更多的老人将从中获益。

闻院士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精神健康。“新闻里看到小孩子自杀,可能是因为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这多可惜啊。”闻玉梅的母亲桂质良是中国第一位女性精神病学专家,也许受到母亲的影响,闻玉梅对精神健康投入了关注。

2019年,闻玉梅发起“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她牵头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一起,设立研究项目来摸清家底,为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精神健康服务打下基础。

为医患之间架设桥梁

再向前追溯,闻院士还做了一个“大工程”:开设《人文与医学》慕课。

“2013年前后,社会上出现很不好的现象,医患矛盾严重,新闻里说有的医生戴钢盔去上班。我就想,这怎么办?需要提高大家的素质,要让大家知道医学是什么,如果只要求医生态度好我觉得不公平,社会人员也需要教育。”

当然,首先需要教育的还是医学生。在这个初衷之下,闻院士联合哲学家俞吾金教授和彭裕文教授,筹备《人文与医学》课程。她曾经回忆,先生宁寿葆教授说她是“80岁学吹打”,“我说我就想学吹打了。我去买好多书,就这么开始了。”

如今,《人文与医学》慕课已经传到年轻人的手里,继续为顺畅医患沟通做着贡献,迄今有500多所学校都采用了这套视频教材,还有几十万的人在网上观看了课程。

闻玉梅说,这个工作并不是她的专业领域,但她还是投入了很多精力去做。“我就觉得眼睛里要有活,我们要找一些可以做的事情去做,国家需要的、百姓需要的我们就做,不要坐在那等着人家来号召我做什么。”

闻院士在论坛上的话打动人心:“回顾我十年做的,我觉得比较平淡,得不了什么大奖,可是我觉得心里很踏实,我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