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星期日
宋寅:从大海和死神手中救回生命
第62版:我的这十年 2022-10-10

宋寅:从大海和死神手中救回生命

应琛

上图:帅气的宋寅。

“当一个人正亟待救援时,喷气式飞机只能飞过他的头顶,撒下花瓣。而垂直起降的直升机可以赶来挽救他的生命。”

记者|应琛

“舒克”,相信大多数“80后”都非常熟悉了,它是童话作家郑渊洁笔下一只会开直升机的小老鼠飞行员。而自从大学毕业入职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以来,宋寅的网名就一直是“舒克-宋寅”,可见这一身份始终给予她自豪感和使命感。

日前,身为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教员机长、飞行管理部部长的宋寅在上海智慧女性讲坛上作了精彩分享。

“当一个人正亟待救援时,喷气式飞机只能飞过他的头顶,撒下花瓣。而垂直起降的直升机可以赶来挽救他的生命。”宋寅用直升机之父西科斯基说过的这句话点明了直升机搜救飞行员的工作职责——驾驶直升机来保障海上人民群众的生命。

入行14年,宋寅始终践行着这份职责,累计安全飞行达3320小时,执行救助任务308起,参与救援飞行1068小时,在惊涛骇浪中成功救助225名遇险人员。她说,每次当团队从大海和死神手中救回生命,心中便会满怀自豪,并为自己选择这份职业而骄傲。

理论知识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对宋寅来说,选择飞行纯属偶然。她最初的职业梦想是做一名船长,在大海上劈波斩浪,到达世界上的每一个港口,为此她考入上海海事大学,就读航海专业。

临近毕业,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到学校招飞行员。和以往招飞不同的是,这次的招飞第一次将性别限制取消了。宋寅一听特别激动,觉得当飞行员不仅能冲上云霄,同时还可以救人,这可是世界上最好,也最酷的工作了。

宋寅第一时间报了名,并通过了体检和面试,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我非常感恩,性别没有成为我选择职业的障碍。”宋寅表示,她的梦想也从成为船长转变为成为一名搜救机长。

2008年底,大学毕业的宋寅被派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飞行学院进行为期15个月的学习。

学习的日子很辛苦,要学的科目很多,书本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每天起早贪黑,从早8点到晚12点都是苦读时间。加上航校全部是英文授课,她听不懂,尤其一些专业词汇,更是一头雾水。

怎么办?只有练!从此走路、洗衣、吃饭、睡前……所有的碎片时间她都在“念念有词”。三个月后,她闯过了语言关。紧接着,宋寅又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去攻克。

比起枯燥的理论课,人们总觉得作为飞行员最关键的或许还是实操。但对于飞行理论,宋寅有自己的理解,不仅能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到了空中这些知识更可以用来精准地判断飞行状态,甚至可以用来保命。

宋寅举了个例子,2020年1月,篮球巨星科比乘坐的直升机在洛杉矶的短途飞行中坠毁,全世界的球迷都感到非常痛心。而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这是一次“可控撞地”。

所谓可控撞地,是航空事故的一种,意指飞机是可控的,非失效状态下撞到山峰、山脉、障碍物等复杂地域的某一部分而失事。宋寅说,科比的飞行员有这样的失误是因为他经历了从目视飞行误入仪表气象条件飞行的过程,从而产生了空间定向障碍。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到,人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视觉、前庭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来判断方向和位置的,这三个系统都会收集信息传输给大脑。但视觉系统是最重要的,承担了80%的信息。而另外两者在视觉缺失的情况下,可能会感知到错误的信息。所以当把眼睛蒙起来,我们不仅是失去参照,更有可能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在爬升,实际飞机在下降。”宋寅说,如果明白了这个理论,飞行员在误入仪表气象条件飞行时就会充分相信仪表,克服自己身体的感觉,“当然,这也需要通过一些训练才能让自己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处置,从而去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

但也因此,宋寅深知,学习是在飞行生涯里需要持续去做的事情。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

2015年,宋寅“出师”了,以娴熟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升任为机长,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名女搜救机长之一。之前做副驾驶,肩章是三道杠;现在任机长,肩章是四道杠。她明白,这多出来的一道杠意味着责任更大。

而一次很普通的“拉家常”,却让宋寅真正“学习”到身为机长,不光要专注任务本身,更要关注整个机组。

这事发生在宋寅还是实习机长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任务,她带着整个机组出去,那天给她做副驾驶的其实是她的教员。在巡航阶段,看到海面泛着白头浪,宋寅心想,“今天风浪不小,难度也不会小”。

一路上,宋寅都集中精力在分析险情和盘算救助措施上,脑海中过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和解决措施。而在整个前往的过程中,宋寅的副驾驶和后舱的人却开始闲聊,拉起了家常。机组其他人也跟着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整个机舱变成了访谈类节目的现场。

那天的救援任务很顺利,返航落地后,身为副驾驶的教员会给宋寅讲评。做完常规点评后,教员突然问宋寅:“知不知道我刚为什么和救生员拉家常?”宋寅被问得一头雾水。

原来教员注意到救生员一路上说了好几次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浪,也从未看到过大船能摇晃到这种程度。很明显,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救生员也明显非常紧张了。这个时候,身为机长,必须要让他放松,更不能让这张紧张的气氛影响到整个机组。

短短几句话,却让宋寅醍醐灌顶。“这些是我们平时十几门课程和纯技术训练里所学不到的。如果当时没有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员在,救生员那么紧张,那次任务或许不会那么顺利。”宋寅坦言,这次经历是她当上机长之后学到的重要一课。

还有一次同伴经历的救援也让宋寅非常感动。当时救援的对象是一个不会游泳,且已经在海上漂了14小时的人。当看到救生员从直升机上下落后,慌乱让他本能地将抛下来的钢索缠绕到身上,胳膊上缠了三四圈不说,嘴巴也死死将钢索咬住。

这下让直升机上的绞车手感到大为不妙,已经能预想到接下来会发生的缠绕状况。救生员试图将钢索解开,但被救者并不配合,僵持了20分钟依然没有进展。

此时救生员明显体力即将耗尽,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尝试解开缠绕的钢索,但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到飞机回程的油量和安全;第二,让绞车手切断与飞机相连的钢索,保全飞机和机上人员的安全。救生员毅然做出了“切断”的手势。

“我们所做的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所幸的是,最后钢索松开了,而支援的人员也赶到现场,所有人都平安回到陆地。宋寅说,类似的故事、细节还有很多,也正是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队伍中,自己才得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机长,能够从工作里去感受责任,履行责任。

回望过去十年,于宋寅而言,是个人学习、奋斗的十年;于国家而言,是奋发进取、守正创新的十年。“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我们这支队伍也跟随新时代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演讲的最后,宋寅说,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她依然会坚持这份使命,因为这是她的初心所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