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信息 牡丹还魂
第78版:艺术 2022-10-10

牡丹还魂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海报。

昆曲的一出经典好戏,18年来,依旧还是原班人马,精诚团结,齐心协力,非常不容易。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支持青春版《牡丹亭》的朋友们,我深深地感动,深深地致谢!

撰稿|白先勇

岁月荏苒,没想到一眨眼,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已有18年,即将迎来500场演出。回想当年,感慨良多。

制作这出戏,有几个原因:第一,当时昆曲又有式微的危险。第一线的昆曲大师们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传承方面有了断层的危机,所以我们希望制作一出大戏,训练一群青年演员来接班,由大师们口传身授,让一批青年演员尽快地来接上昆曲演绎的生涯。

第二个危机是昆曲的观众老化了。那个时候,在华人世界看昆曲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年长者,青年观众大量地流失,他们对昆曲非常疏离、不了解,所以我们希望用青春的演员,把青年观众,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带进戏院,来欣赏昆曲。

第三,《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生命、歌颂爱情的古典名剧。它是明朝传奇,也是汤显祖的扛鼎之作。我们选中《牡丹亭》,很重要的一点,讲的是两个字,一个是“美”,一个是“情”。我想汤显祖对于“情”的解释,上天下地,对“情”有非常多层次的表现,而且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情”的表现,所以我认为昆曲是以最美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人最深刻的感情。

因此,我们从2003年开始排演青春版《牡丹亭》,请了张继青、汪世瑜等昆曲界的前辈到苏州,替青年演员训练,整整花了一年的功夫,几位大师可以说倾囊相授。2004年,该剧在台北首演,两轮近万张票一下子售光。在台北有空前的反应,观众热烈得不得了,然后一路到香港,再回到苏州进行中国大陆首演。

接着,我们就一路到北京、上海开启全国巡演,2006年我们到美国演了12场,在加州大学4个校区上演,空前的轰动。美国观众的反应这样热烈,出我们意料之外。他们甚至于说,继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到美国来演出以后,这一次是对美国学界、艺术界冲击最大的演出。2008年我们又到伦敦、希腊巡演。那时候我说,到了伦敦是到了莎士比亚的发源地;到了雅典,是希腊悲剧的发源地,我们的昆曲到了那边演出,都受到西方人的肯定,可见得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昆曲,它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一种艺术。所以说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而且是放在头名,是有原因的。

大江南北,海内海外,青春版《牡丹亭》达到了它的传播效果,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希望昆曲进校园,因为昆曲最主要的观众是大学生。2009年,北京大学设立了昆曲课程,同时,在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也设立了昆曲课程,真正做到了让昆曲深入到祖国大陆和港澳台高校学生群体去。

回想2005年我们第一次到校园演出的时候,很少学生看过昆曲,没想到十几年后,他们竟然能自己组团演出,我觉得这是中国的青年学生一种集体的文化觉醒。昆曲能够到今天,青春版《牡丹亭》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昆曲的前途还是有很多危机,因此还需要有新人出来,好好保护我们的瑰宝。一个文化的成就有时候是相当脆弱的,需要很多人的投入,非常感谢我们一路走来,有大量“昆曲义工”大队在各种方面的贡献。到今天为止,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了400多场了,一两年内我相信它会演到500场。昆曲的一出经典好戏,18年来,依旧还是原班人马,精诚团结,齐心协力,非常不容易。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支持青春版《牡丹亭》的朋友们,我深深地感动,深深地致谢!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