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书讯 身心系统的变量影响
第79版:读书 2022-10-10

身心系统的变量影响

俞耕耘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美]列纳德·蒙洛迪诺著 中译出版社2022年7月

此书更新了情绪的传统认知,在思维、动机和意志的参照系里,重新发掘情绪扮演的灵活韧性,实现从认知到管理情绪的书写意图。

撰稿|俞耕耘

如何把科普书写成畅销书,列纳德·蒙洛迪诺深谙此道。他与霍金合作的《时间简史(普及版)》《大设计》即是范例。这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也是通才作家,他横跨脑科学、神经科学写出《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一书。此书更新了情绪的传统认知,在思维、动机和意志的参照系里,重新发掘情绪扮演的灵活韧性,实现从认知到管理情绪的书写意图。

作者对情绪与核心情绪的讨论,如同弗洛伊德主义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划分。核心情绪是构建情绪的最重要成分。它扮演更强的基底,比情绪更原始,出现更早。情绪划分的五个关键特性:悲伤、快乐、愤怒、恐惧、厌恶和骄傲,都需要核心情绪来传导感受。作者将二者对应于意识与无意识的功能模式里。情绪对应有意识的思维,对事实和目标进行权衡。核心情绪则对应无意识,它对额外信息,不可见要素进行潜在监测。

书中以“传感器系统”说明核心情绪的功能。它本能地预见直觉,甚至与思维相左,打断改变决策。核心情绪的意义,在于搭建身体和思维的交互联系,是身体器官真实作用于大脑的确证。“它只具备两个特性:一个是价值性,可以是积极价值,也可以是消极价值……另一个是唤醒度”。前者用来衡量幸福感,后者说明你能感受的程度。而幸福,本质正是从身体作用于心灵的感受。

核心情绪犹如身体的输入性力量(如生命体征),催生了所能体验到的情绪。“它将你的身体状况与想法、感受和决定联系在了一起”。它塑造身心合一的校准系统,监测与反馈机制,本质乃是生物演化的神经状态。这种心理学阐述,指向神经生物学的视野;同时又反驳了古老的哲学传统,即身心的二元论,观念与实在的割裂。大脑的眼窝前额皮层和杏仁体的活动,“可以判断当前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生存,最终再通过脑流影响你的内心体验和行动反应”。

肠道则犹如“第二大脑”,与大脑形成了轴线。“肠道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系统”,“可以独立于我们的大脑自己做出‘决定’。它甚至采用了和大脑相同的神经递质”。通过“肠脑轴”,核心情绪在身体与大脑之间来回反馈。正如肠道功能紊乱,总与精神压力、情绪波动同时发生。而你气得胃疼,抑郁无法消化,亦是如此。可以说,核心情绪维系了人作为动物的主导力量。人的意识体验并不单纯来自大脑,它无法排除来自身体的态度。

而全书正是通过重估情绪,认知理解自己。情绪长久以来被贬损为不稳定、不确定,需压抑的部分,正如柏拉图“有翼战车”套着白马黑马的譬喻。情绪在理性面前不值一提,在情感面前,多变无益。事实上,情绪乃是思维和情感的“基本面”。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它如何参与并左右,“即使是最精准的分析性思维也必须与情绪相融合才能取得成功”。

情绪提供并传导即时、临时与整合的信息,对身体和精神如何反应做出更动的信号。决策与行动,永远不会既定不变,也不会只依赖逻辑得到解释。它施加的影响有好有坏,应当将其视为一种中性的功能状态,使大脑处于特殊的运行模式:调整目标、引导注意,并计算、修改各种因素分配的权重。我想其最大意义在于协调、重组身心联系。感官、记忆和知识的发挥,功能选择,完成程度,都离不开情绪引导驱动。情绪变量,时刻都在重估并影响行为,认识变量,才能理解不断变化的自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