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十年“唐探”,系列电影如何推陈出新?
第14版:封面报道 2025-02-17

十年“唐探”,系列电影如何推陈出新?

蒲琳/王紫茵

小岳岳饰演的清朝官员有其高光时刻。

周润发说等白轩龄这个角色等了30年。

有观众觉得,陈思诚下了盘大棋。陈思诚表示,如果下一部是“唐探”系列正传故事线的话,会在英国拍摄,“但如果有下一部,我更想拍《唐探1901》”。

撰稿|蒲琳 王紫茵

不得不承认,“大年初一看唐探”多少已经是一种肌肉记忆了。

尽管今年贺岁档大片云集、类型多样,但作为唯一一部真人喜剧,由陈思诚、戴墨执导的电影《唐探1900》在题材类型上可谓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合家欢”才是春节的社交刚需和快乐密码。

这不,《唐探1900》上映首日便收获了4.65亿元的票房。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10日,其总票房为28.65亿元。

自2015年电影《唐人街探案》问世,“唐探”IP便以喜剧和推理相融合的形式获得观众喜爱。此后,陈思诚又先后推出三部电影与两部网剧,打造出一个人物众多、情节交织的“唐探宇宙”。

作为一个跨越十年时光的国产IP,该如何为“唐探”注入新的活力?

为什么是前传?

严格来说,《唐探1900》既是“唐探”IP的续作,又是这个IP的前传——故事背景回到了20世纪初,主演王宝强和刘昊然都演绎了全新的人物。但影片的风格仍然是“侦探+喜剧”,故事也依然发生在唐人街。

对于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前传,陈思诚早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作一定会遇到穷境,逼着创作者“穷则思变”。他说,“唐探”前三部讲完之后,自己想尝试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么要不要在历史中回过头去看看?既然讲的是唐人街探案,那么唐人街从何而来?缘起是什么?深层探究后我发现,唐人街的由来并不代表那个时代的光彩,甚至有屈辱的成分。所谓的背井离乡讨生活,可能是一种被迫之举、无奈之举”。

于是,故事发生在了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白人女子爱丽丝在唐人街被害,死状惨烈,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开膛手杰克重出江湖”,而最大嫌疑人竟是由张新成饰演的华人男子白振邦。爱丽丝的父亲格兰特是参与竞选的议员,他企图借此案推动永久性取缔唐人街的新政,唐人街瞬间陷入危机,全体在美华人的命运岌岌可危。

紧张的局势下,王宝强饰演的华裔印第安猎人“阿鬼”和刘昊然饰演的自称留美幼童的“秦福”登场。两人因这起案件偶然结识,误打误撞组成唐人街神探组合,他们不仅要面对复杂的案件线索和狡猾的凶手,还要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值得一提的还有故事的发生地——不同于该系列以往对于不同都市风格的实地展现,此次影片的这一重要“根基”完全由片方建造。据介绍,为了还原1900年的旧金山,陈思诚和他的团队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山东德州乐陵搭建实景。整个场景占地约300亩,按照历史图片和资料几乎做到1:1还原,甚至连旧金山特有的坡道和电车轨道都一一呈现。

有一说一,这部“唐探”的喜剧和推理都挺不如人意的。

先说喜剧部分,笔者老妈看完电影的第一句原话就是:“一点都不好笑。”确实,整部电影的喜剧设计过多依赖套路化模式,更多是利用阿鬼和秦福两人插科打诨的互动来制造笑点,像是一些“误会梗”“谐音梗”等反复利用。就拿电影院笑声最大的场景——阿鬼利用语言差异,将尹正饰演的部落首领的妹妹“送”给秦福来说,也多少是有点物化女性的意味。

至于推理部分,《唐探1900》着实是“唐探”系列相当孱弱的一次。就连笔者都从一开始就猜出了凶手是谁,以及爱丽丝被杀的原因。电影的整个推理过程也相对敷衍。探案主要依靠阿鬼的各种“特异功能”(比如鹰眼、狼耳、豹速、熊的力量),还有秦福的“望闻问切(窃)”;关键线索出现得则过于生硬,像爱尔兰徽章莫名其妙地掉水里;再说反派,从头到尾都没有销毁家里的证据,在最后面对阿鬼等人的指摘时竟然也坐在台下老老实实挨批,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就吞枪自杀了,感觉“老实”得不像反派……

但这并不影响《唐探1900》成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毕竟对于该片来说,喜剧和推理都只是其外壳,所谓“家国情怀”才是真正的内核。

大家都知道,1900年这一年份对中国历史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20世纪的第一年,亦是中国近现代巨变的开始之年。于是《唐探1900》将“华工苦难史”“排华法案”“八国联军侵华”这三重历史事件相互交织,共同指向“救中国”这一重心。

就像有影评这样写道——影评人不喜欢陈思诚,主要是觉得他在创作上很“鸡贼”,他擅长通过精准抓取社会话题和情绪来制造电影热度,不真诚,投机取巧;但院线经理大多十分喜欢陈思诚,因为陈思诚很“聪明”,很擅长迎合市场。

不得不承认,陈思诚确实很懂如何抓住流量。只不过,《唐探1900》还是让陈思诚再次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正如这些年大家都会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对于笔者这种“纯搞笑派”的坚决拥趸来说,平日里就很不喜欢喜剧动不动“上价值”了,更何况还是在贺岁档这样喜庆的日子。

下一部会是?

回顾《唐人街探案》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类型商业电影的十年。

2015年,它凭借8.23亿元的票房和豆瓣7.7的高分,成为跨年档的一匹黑马,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2018年,《唐人街探案2》初战贺岁档,就取得了30亿+的好成绩。这一年的它,以“国际化+高概念”坐稳国民IP。

3年后的《唐人街探案3》,票房表现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至今仍保持着内地影史单日票房的纪录(10.5亿元)。总票房45.23亿元,也证明了其市场统治力。

其实从以往陈思诚接受过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清楚IP电影成功的关键——

首先,他觉得核心的东西不能变。“唐探”系列的核心词是喜剧、动作、悬疑,这些是不能变的,“就如同观众走进一家馆子想吃川菜,你上来的却是其他菜系,那就会让观众失望”。

其次,在核心基础上,他说要有所创新。创作者要抢先观众一步做出变化,让他们觉得作品既保留了原来的“风味”,又有一些惊喜。当前,时代变化很快,观众审美趋势、消费场景等也飞速变化,所以创作还是要走在观众之前,给予他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受。

“观众对IP电影有成长性的要求,创作者只有不停地学习、进步、迭代,才能和观众一起成长。只有创作者的认知成长了,才能够反哺到作品里,让作品的格局越来越大,真正得到观众的认可。而在成长中,创作者也会从观众那里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陈思诚坦言,比如《唐人街探案3》被观众诟病有些笑点不适合小朋友、广告植入让人跳戏等,“这次在创作的一开始就会更加注意这些部分,《唐探3》之后,我们解散了品牌植入的部门,工作人员转岗做版权授权的工作”。

在他看来,中国电影工业化、市场化的时间并不久,真正的市场化才20年左右,“所以我们的IP并不多,反而是太少了”。他进一步指出,与美国好莱坞的IP不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可供挖掘,这是中国人打造电影IP的宝贵财富。

“我们的IP在历史的挖掘上还是皮毛,努力还远远不够。我一直尝试在‘唐探’中融入《易经》等中国文化元素,这次也在秦福身上讲到了中医,但其实还是浅尝辄止的,如果真的深挖,每一样东西都有无穷的魅力。”陈思诚强调,国内的创作者应该胆子更大些,拓展出更新的表达。

陈思诚更是提出自己的期望:“我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IP电影,也希望中国电影能以更多的形态呈现在不同的商业环境里。国内的电影产业关注度高,但产值其实并不大,因为我们的主要盈利还是靠电影票这一单一的消费模式。期待未来IP文化的力量能拓展到其他更多元的消费场景中。”

《唐探1900》片尾的“惊唐一瞥”版彩蛋中,唐仁和秦风身穿经典风衣的熟悉身影映入眼帘,熟悉的造型和互动无不令人倍感亲切,他们正紧锣密鼓地根据KIKO提供的信息穿梭在大英博物馆里寻找线索。镜头扫过众多来自中国的精美文物,一张1900年阿鬼和秦福的照片出现在唐仁秦风的视线中,照片上的脸与两人如出一辙,让人对“唐探”系列的故事发展更添遐想。

有观众觉得,陈思诚下了盘大棋。这样的伏笔是否意味着“唐探”下一部会在英国拍摄?对此,陈思诚表示,如果下一部是“唐探”系列正传故事线的话,会在英国拍摄,“但如果有下一部,我更想拍《唐探1901》”。

原来“1900”系列一开始就是“三部曲”的规划,“唐探”系列的故事之间不仅有空间关系,还有时间关系。陈思诚说,在“1900”系列的第二部中会告诉观众,片中的“Q组织”到底是谁,他们的前史究竟是什么。

无论是“鸡贼”还是聪明,都不可否认:《唐探1900》比《唐探3》进步了;而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也需要陈思诚这类“能卖座”的导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