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沪谚熟语印 王伯伯写春联 牵记一只油墩子 “面皮”“面汤”易误读 借东借西 新年新希望,平安就是福
第18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0-03-01

借东借西

文/管 弢

小辰光听“草船借箭”个故事以后,就对诸葛亮邪气崇拜,自家嘴巴里也会常常念叨“我要借个东风……”“我要借个东风……”,其实介小个小囡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晓得“借”来东风能派啥用场?结果“东风”呒没借到,大人个警告先收到了:小囡之间覅借来借去!嘴巴里答应:“晓得了!”私底下,今朝借块橡皮,明朝借支铅笔,还是常常有个,小朋友之间个友谊也越借越深。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对搿句话我最早是从“借”迭个动作上去理解个。小囡之间不能借,大人反而经常借来借去。当年,石库门一栋楼五户人家,烧饭侪集中辣一楼“灶披间”里,地方是紧张了一点,倒也其乐融融,相互之间有厨艺切磋,有心得交流,更主要个是信息交换,菜场有啥好菜,大家轮班去排队,一道买买买。至于烧菜辰光互相之间借点调料,更加是经常个事体,而且“有借无还”,号称一栋楼里大家侪是“异姓兄妹”,搿种借用勿着还个。勿过,每到月底辰光,二楼个张婶经常会来阿拉屋里借一块洋钿,作为伊拉屋里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一周个伙食费。等到次月发了工资,张婶就会来还,另外还会附带一块饼干或几粒糖,嘴巴里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葛末啥物事借了一定要还?啥物事可以借了不还?对阿拉小囡来说,搿个问题太难,所以还是勿借为好。

以上搿眼只是“小借”,到过年辰光还要“大借”。当年大家办家庭聚会甚至婚宴侪呒没“下馆子”个讲法,“螺蛳壳里做道场”,侪是各家煮妇(夫)辣灶披间里拼智慧秀厨艺。记得大致春节前一个月,一楼楼梯口就会贴一张白纸,每家写上过年请客个日脚和大致人数,一家出门作客一家辣屋里做东,邻居之间争取错峰,整栋楼里合理调配。一是为了让出狭小个共用厨房,二是为了拿屋里个台子凳子碗筷甚至房间一并出借,用于邻居请客。当年住房狭小和计划经济个大背景下头,各家各户个日用品侪是按需配置,绝无多余。甚至有一年,二楼亭子间张婶老家兄弟五六口人来上海过年,一楼宁波阿娘全家正好要回老家,阿娘拿自家个房门钥匙往张婶手里一塞,“被头侪汏清爽了,侬就当自家屋里。”搿就叫“金相邻,银亲眷”。

还有一种借是勿声勿响发生个——借衣裳。当年,阿拉一套衣裳要穿一季,呒没条件天天翻行头。一件衣裳穿几年,缝缝补补又几年,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拨老三……屋里老末永远穿哥哥姐姐个旧衣裳。条件好个人家辣过年前请裁缝师傅到屋里,拨全家人做几身新衣裳。勿过,对阿拉搿点小人来讲,反而欢喜穿旧衣服,勿当心弄龌龊了,或者被钉子钩坏脱了,也不会拨大人骂。

到了谈“朋友”个年纪,每次见面穿同样个衣裳就有点“坍招势”了,弄堂里身材差不多个年轻人就会借衣裳穿。大家侪是老邻居了,一看就明白,“伊有花头了”,勿过大家侪勿会讲出去。同理,屋里要来贵客,为了扎台型,邻居之间借点摆设也是会有个。

借东借西借“东西”个年代过去了,到了现在,“借”已经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更多个是要“借时光”“借青春”“借思念”“借年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