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额的绝对数仍在增长。
詹小洪
2022年韩国为外国对华投资第一增长大户。
随着2016年韩国在境内部署了美国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特别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中韩经贸关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韩国媒体惊呼中韩经贸关系“趋冷”了,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正由盛转衰”。
一是韩国对华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率在下降。2000年,韩国对华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10.7%;2005年超过20%,2018年以26.8%达到历史峰值。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2020年还能占到25%,2022年上半年,该数值降至23.4%。
二是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在下降。2013年,韩国产品在中国进口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24%,赶超中国台湾地区(8.4%)和日本(7.88%),位居第一。2021年韩货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降为8%,在中国的十大进口来源地中降幅最大。
三是韩国大企业在华销售额及取得的利润下降。2021年6月16日,韩国企业评估网站(CEO SCORE)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韩国500家大企业中113家在中国设立的320个法人(分公司),2020年销售额较2016年减少27.5%;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全经联)一份报告对2016年以来在华投资的韩企业绩进行分析后发现,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30家大型韩企的境外销售额中在华销售额所占比重也由2016年的25.6%降至2020年的22.1%;据韩国进出口银行数据,在华韩企的销售总额2013年触顶后逐年下滑,由2016年的1870亿美元降至2019年的1475亿美元,下滑21.1%。
四是韩国主要输华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三星电子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从2013年的19.7%下滑至2021年的0.6%。三星电子惠州手机工厂就是韩中产业合作盛衰的缩影。三星于1992年在惠州建厂,此后韩国显示器、电池、半导体等零部件曾大量出口到该厂。在鼎盛时期,三星手机的17%产自该厂。但随着当地市场低迷、劳动成本上涨,三星于2019年关闭惠州厂,此后在华停产手机。
2022年7月25日的《朝鲜日报》报道以韩国企业LG电子在华经营为例,展现韩国产品在中国进口市场份额下滑的情况。LG电子作为全球第二大电视机制造商,2009年,LG电子曾在中国达到其最大市场占有率(5.6%),2021年仅占0.1%的份额。
2016年—2020年,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现代、起亚汽车的占有率从10.4%下降到2.7%,被挤出了前10名。韩国化妆品在中国进口化妆品中所占份额也由27%下滑到18.9%。中国游戏产业如今的影响力也让韩国作为“网络游戏元祖”的自豪感黯然失色。中国游戏企业每年平均在韩国市场推出200款新游戏。
五是韩国对华出口首次出现逆差。据《朝鲜日报》称,从1993年到2021年,韩国对华贸易一直保持顺差,但在2022年上半年首次出现逆差,而且是逐月增加,5月和6月韩国对华逆差额分别为11亿和12亿美元,10月份竟达92亿美元。尽管韩国政府称1994年以来的首次对华贸易逆差是“反常和暂时的”,韩国舆论却忧心如焚。
在韩国业界,有一种氛围是“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赚钱的时代再也不会回来了”。然而笔者不完全认同中韩经贸趋冷说法。
无庸讳言,2016年的“萨德”事件确实一度使中韩经济关系急剧降温。但是事实上,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额的绝对数仍在增长。据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2022年2月23日消息,韩国2021年对华出口额为2136亿美元,创了历史最高纪录。据前几天中国央视(CCTV)报道,到12月20日止,2022年韩国对华投资较上年增长了122%,为外国对华投资第一增长大户。
[发自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