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红色之旅·烟云腊子口  焦墨 “而立”随想 壶口赋 天地情缘 故事里的歌 曾住一大会址旁
第22版:夜光杯 2021-07-01

曾住一大会址旁

王希平

迎着初夏湿润的风,一早从浦东乘地铁前往一大会址。当我走出一大会址·新天地站,踏上这片曾经是我长大的地方时,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记忆的闸门瞬间随之打开。

地铁站的这个复兴中路黄陂南路出入口,正是旧日的长城电影院,是首映新片的影院。开设学生场后,我曾去购票,看过《万水千山》《战上海》和《上甘岭》等电影,深受教育。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一路绝境重重,凡人难以想象,艰苦卓绝,震撼人心。解放上海,犹如在瓷器店里捉老鼠;“向大上海前进”,成为那时男生在下课放学最喜欢模仿的一句话。上甘岭激战惊心动魄,志愿军拼搏可歌可泣;电影插曲《我的祖国》至今动人心弦,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依然印象深刻。所有这些史诗般的传奇,无一不在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复兴中路以北,远去的老宅变成了新的住宅。往东数步有陈独秀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的又新印刷所旧址,1920年8月承印第一批《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往回走则是中共上海区委早期党校旧址。沿着黄陂南路向北行,先到自忠路(曾经一度改名为西门路),路东进入太平桥公共绿地(也有称为公园),到家了,昔日的家就在这里的210弄,这一住历时三十多年。路西进入新天地商圈,这里的361号便是周恩来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的地点,距离我老宅甚近。

沿着黄陂南路继续向北直抵兴业路,原叫望志路。现是丁字路口,那时是十字街头,中共一大会址位于西北,兴业居委会所在的民居位于东北,母校黄陂南路一小和其他老宅及弄堂位于东南。小时候上学走过学校旁边的弄堂,能见到几口井。在校除了升旗唱国歌、少先队活动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音乐课教唱《国际歌》,课外也参加过一些文体活动和竞赛。收听《小喇叭》《星星火炬》等广播,阅读《儿童时代》《少年文艺》等报刊,使生在新中国的我知道了更多红色故事。记得母亲被居委会派去,在节日当过一大会址志愿者,回家还对我们开心地唠叨过。这些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的一生。路东现是新建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国旗广场和太平桥绿地。只有位于西南残存的小弄堂,令人看见熟悉的过往。

沿着黄陂南路再向北到达太仓路,附近有一大宿舍旧址(即博文女校校舍)。紧邻那时的家,周围竟有这么多的红色旧址,不过那时有的旧址由于没有标识或有人居住而并不知晓,只是擦肩而过。兴业路全长不足一公里,东起顺昌路(现为黄陂南路),西至重庆南路。穿过重庆南路便到南昌路,在科学会堂斜对面的一条弄堂里,有《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即党发起组成立地)。这儿离开望志路106号李汉俊住处(即兴业路76号一大会址)并不远。从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旧址,可追寻到革命先驱筚路蓝缕的鲜活足迹。令我欣喜的是,交大毕业的儿子在单位里入党了,向党的百年交上初心的答卷。

返回兴业路,周边高楼鳞次栉比;犹记那时,两边尽是梧桐掩映的“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库门房屋,狭仄的弄堂,零星的弄堂口烟纸店、水果摊和过街楼剃头摊、小人书摊。从兴业路到顺昌路、自忠路这一带店铺较多,十分闹猛。过年时,母亲从兴业路上对口供应的米店买来糯米,一半用来做八宝饭,留下另一半,向邻居借来石磨,磨成糯米粉用来包汤圆。过端午,母亲总要包粽子;楼下灶披间,放入锅内的豆沙粽和白米粽在炉火蒸煮中散发着阵阵诱人食欲的清香。籼米烧出来的饭胀性特别好,父母带着我们常常去米店轮流排队购买。至今我还惦记大庆剧场(曾叫大同戏院)旁的美食街浓郁的烟火气,小妹上早班归来,常去买爱吃的糖糕,我更喜欢价廉物美的阳春面。还有17路电车站,曾是我和老伴第一次相见约会的地方。现在这里都变了,已经成为国家5A级景区。映入眼帘的是倒映着楼宇的太平湖,我看见穿着婚纱的新娘和容光焕发的新郎在湖畔拍结婚照,脸上流露着幸福的笑容。沿湖徜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盘桓小径,林灌葱茏鸟儿啁啾。到处听得见人们的欢声笑语,广场上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高高飘扬。走向一大会址,来自各地的游客已在门前自动排队等候,纷纷拍照留念。各队导游还在带来游客,人流络绎不绝。

时隔四十年,虽然家搬得远了,但我的心始终向着这片充满红色传奇的故土,因为这里承载着明亮而美好的记忆,更因为这里是党的诞生地,承载着党的伟大梦想,是属于这座城市的荣光。

戴着口罩排队扫码,再一次瞻仰一大会址,然后步入一大纪念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