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我和儿子,各有各的战场 谢谢上海人口罩上的“谢谢”
第T7版:大白们 2022-07-20

谢谢上海人口罩上的“谢谢”

讲述人:陈林妹 江苏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与新冠病毒‘面对面’较量对我来说已是常态化,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3月底,我所在的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接到援沪通知,在这之前,我们刚刚结束连云港的支援工作。疫情如火情,执行命令刻不容缓,随之而来的是紧张与压力,担任领队的我必须保证30名队友在完成采集任务的同时,都要无恙而归。

4月1日,我与队友随盐城医疗队一起前往启东,那里是江苏省援沪医疗队集合的地方。凌晨3时多,我们出发前往上海宝山区,6时半到达大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我们踩点排摸情况后,以6人为一组开展核酸采样。从早上7时到晚上8时,采集样本超过万份,结束后再回启东驻地待命。

核酸采样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严格的规范和严密的流程。扫码、核对登记信息、消毒、取棉签、采集咽拭子,再将样本装入无菌采样管中,这些动作需要重复上千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每个步骤都要精心操作,才能确保采样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几小时下来,常常会汗流浃背,手很酸,但队友们相互鼓励克服种种困难,直到采样结束。在返回驻地的途中,队友们也会回顾当天遇到的问题,分享好的工作方法。

援沪工作中有不少令我感动的场景。不少上海居民看到我们防护服上江苏省援沪医疗队的字样,连声说“江苏大白辛苦啦”;还有居民在口罩上写下“谢谢”二字,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感动。现场的居民也自觉保持2米距离,依次排队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后立即回到家中。

之前,我驰援过武汉,在江苏本省去过扬州、苏州、连云港等地。隔离衣、防护服、口罩、两层医用手套、防护面屏……这些都是每次“作战”的标配,一天下来满脸印痕,说不累那是假话,但这是医护人员职责所在。每次出任务前家人也很支持我,给予我向险而行的动力。

与新冠病毒“面对面”较量对我来说已是常态化,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能够在疫情防控中奉献自己微薄之力,特别有意义、有价值。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