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守护这一条城市的“生命线” 本报记者武汉之后再进方舱
第T17版:坚守者 2022-07-20

本报记者武汉之后再进方舱

讲述人:郜阳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中心记者

“奥密克戎传染力更强。但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比如这份记录。”

两年前的冬天,我跟随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踏进“红区”,见证着每双手、每颗心在全力以赴中搭起生命之桥。

我去过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在那里听到了一个个不幸的故事,也看到了人们用对生命的热爱来战胜恐惧。

我进过武汉战“疫”风暴眼的金银潭医院ICU。病房里,患者竖起大拇指,上海医生握住他的手,尽管艰难,但没有人放弃。

当时我的“主战场”在雷神山医院,那里有700多位来自上海的白衣天使在托起生命的希望。

今年初春,我背上行囊,又一次跟随医疗队进驻方舱医院。

岳阳医院医疗队开舱收治病人的首夜,我在现场,大白们用行动告诉不安的人们,有我们在,请放心。

湖北援沪医疗队来了,我在现场。武汉的医护说,我们是来报恩的,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

“亲子方舱”首批患儿家庭出院,我在现场。天真的孩子拿着“抗疫小勇士”的证书无邪笑着,我想,这抹笑容定能击退病毒。

五四青年节的夜班,两位年轻的护士互道“节日快乐”,我在现场,我们没有留住春风,但正因为这群有担当的年轻人,我们没有辜负夏日的阳光!

我遇到了很多武汉时的“战友”,那些有过援鄂经历的95后同龄人已经成长为医疗队里的主心骨,蜕变成曾羡慕过的守护者的模样。“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的遗憾里,亦无心插柳般生出了可喜的希望。

在我的笔下、镜头里,最可爱的一群医护人员坚守着,相信着,付出着,为了深爱着的城市早日“康复”。

奥密克戎传染力更强。但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比如这份记录。每次换上防护服,我想,要对得起感控员的细心检查,要对得起自己喜爱的这份职业。

两次不一样的采访经历,却巧合地都和桥产生了联系。

支援武汉时,外出采访要过鹦鹉洲长江大桥;大上海保卫战里,从驻地到方舱,通勤路上要跨过卢浦大桥。

桥下流淌着的,是各自城市的母亲河;而每一个过桥的人,都期盼着跨过桥后的山河无恙。

现在是7月,我们已能享受可乐味的风和橘色晚霞,简单而温柔的日子,真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