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涌动人文情怀 跳动时代节拍 “红色起点”第二季出版 《红旗颂》奏响轨交换乘大厅
第7版:文体新闻 2024-05-27
以绵密的细节支撑起主题叙事

“红色起点”第二季出版

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上海作协联合主办的“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二季研讨会前天在修缮后的上海作协爱神花园举行,第二季丛书中的《寸印繁星——中共早期出版业纪实》《七月热风:上海1921》《在敌人心脏燃烧的红色火炬——上海旧警察中的地下党》《不可忘却的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薪火——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前后》《启明》等作品的作家参与了研讨。

其中,《启明》和《不可忘却的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作者分别是府天和君天,两人都是知名网络作家。在两季“红色起点”以及短篇故事“红色足迹”主题创作中,网络作家成为主力创作者之一。“网络大神转身写红色题材特别是红色经典题材难度是非常高的,体现了创作的韧性和跨越能力,府天在红色题材的处理中较好地综合了各种需求,没有采用艺术演绎,也没有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做到了守正出新。”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永禄说。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屏瑾一口气看完君天的《不可忘却的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后说:“这本书的写作融合了海派文学非常重要的特点——通俗性、好读。里面有大量的对话,对话体现了君天原有写作的功力,很多观点内涵、人物性格都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完成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不只是存在于历史书上的词条,而是有血肉、有故事,能激发、召唤读者内心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的教化人心,或许就是‘红色起点’的意义。”“对我们这代作者来说,红色写作是小时候的理想。”君天说。

“每部作品都有一个具体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又有共同的背景,那就是‘红色起点’。”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作家以绵密的细节支撑起主题叙事,甚至可以作为工具书存在,让读者在其中发掘红色宝藏。

“‘红色起点’的出版不仅为上海和全国读者提供了关于上海丰厚的红色文化的历史故事,也为正在上海如火如荼举办的红色文化季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出版底本。”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说。

“红色资源是上海挖之不尽的文学创作宝库,我们还将继续深挖、拓展,首先是向其他类型体裁拓展,其次是将红色文学创作的精神向现实题材拓展,最后是从文学向其他艺术门类拓展,包括连环画、影视剧、舞台剧等。”上海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表示。

上海市作家协会自2016年起启动“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发动一批有创作热情和能力的中青年作家参与其中,目前已出版两季16部作品,还有多部作品将陆续推出。其中,第一季6部作品出版后均实现多次重印,由《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拍摄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改编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去年12月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