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打造引领区  奋进尊崇路
第t20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打造引领区 奋进尊崇路

浦东用创新形式弘扬英烈精神

“送烈士回家乡”主题活动

东昌路老照片

今天的东昌路 本版照片由浦东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圣约翰大学交谊楼——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

浦东举办“送烈士回家乡”主题活动

从浦东开发开放到全国首个保税区、自贸试验区,浦东始终承担着开路先锋的使命,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今年是上海解放75周年。回首当年,浦东作为上海战役的重要战场,人们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冲锋号、隆隆的炮火声;仿佛看到了猎猎战旗、漫天硝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正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前行、冲锋陷阵。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但在打造引领区的新征程上,缅怀先烈、奋进尊崇路始终是浦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5月16日至17日,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烟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上海市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 奋进尊崇路——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送烈士回家乡’主题活动”,持续在引领区的新征程上,弘扬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这已经是浦东连续两年举办“送烈士回家乡”的主题活动,去年5月,活动在连云港市灌云县烈士陵园悼念广场举行。创新的形式、动人的故事,让英烈精神永远流传。

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山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上海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回首历史,75年前,经过整整16天的激烈战斗,1949年5月27日,在不停水、不断电的情况下,让这座远东大都市完整回归到人民手中,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为了解放浦东,497位山东籍指战员一往无前、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长眠于浦东红色大地,其中烟台籍英烈99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山东人民的光辉典范,浦东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5月16日,“打造引领区 奋进尊崇路——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送烈士回家乡’红色宣讲主题活动”在烟台莱阳市融媒体中心举行。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烟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领导,两地烈士纪念褒扬工作负责人以及驻莱阳部队代表、学生代表、社会各界代表200余人出席活动。

由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选送的《跨越时空的来信》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选送的《征途上最亮的星》感人肺腑,上海市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选送的红色故事《用生命谱写英雄之歌》让山东人民了解了黄竞武烈士这位倒在黎明前的浦东之子的事迹。上海市“戎耀浦东艺术团”带来的情景诗朗诵《信仰永恒》让英烈形象重现舞台,朗诵团队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军队离休退休老干部们。诞生于莱阳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和山东省烟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分别讲述红色故事《赓续优良传统 当好红色传人》《一根小竹竿 无悔支前路》,现场掌声雷动。

解放浦东的峥嵘岁月

去年,风景秀丽的大伊山脚下,灌云县烈士陵园整洁肃穆,鲜花锦簇,全场肃立,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向人民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全体人员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默哀。默哀毕,少先队员面向纪念碑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并致少年先锋队队礼。在深情的献花曲中,12名礼兵向“与日月同光”英雄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与会领导缓步上前整理缎带。

活动现场宣读了为解放上海而牺牲在浦东的111位连云港籍英烈名单,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向灌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高桥烈士陵园名册,与会领导向烈士家属赠送红色故事丛书,活动还邀请了许运虎烈士家属作为代表致辞。

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连云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领导表示,“送烈士回家乡”活动开拓创新且深入人心,家乡人民以英烈为荣,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沪苏两地共同推动英烈魂归故里,让英烈精神永流传。

浦东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送烈士回家乡”系列活动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关心关爱英雄烈士和烈士家属,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英烈褒扬事业,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浦东战场曾这样激战

1949年5月27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上海上空随风飘扬。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浦东是上海解放战役的重要战场。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彻底破灭。1949年5月12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同志的领导下,发起了解放上海的战役。

为了确保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上海战役采取钳形攻势,分别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钳击吴淞口,歼敌市郊,围攻市区。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我军第9兵团20军、30军、31军日夜进击,扬威周浦,奇袭川沙,激战高桥……面对坚固的水泥子母碉堡群和敌人密集的火力,解放军战士们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终于在5月26日上午攻克了高桥镇,直扼吴淞口咽喉要塞,为一天后上海全市的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激烈悲壮的战斗中,共有1840名解放军指战员永远地牺牲在浦东大地上。他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永垂青史,光照千秋!

退役不褪色 贡献“戎”力量

战争年代,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他们退役不褪色,依然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奉献,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为引领区贡献“戎”力量。

志愿服务:“戎爱东方”公益联盟

今年3月15日中午,不少在陆家嘴楼宇工作的白领发现,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出现了一群专业医生的身影。他们来自浦东军休中心“戎爱东方”老班长志愿服务队,在此开展义诊活动和健康咨询,把红仁医疗服务送进了上海中心“红色课堂”,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此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浦东军休中心在学雷锋月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2024年陆家嘴金融城——上海中心“红色课堂”的有效延伸。据悉,为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由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倡导牵头,会同市、区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达成共识,共同发起成立“戎爱东方”崇敬公益志愿服务联盟。

目前,联盟已有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限公司、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等首批18家大型国企、律所、学校、医院、银行及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组成,通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崇敬公益,擦亮新时代拥军优属崇敬服务的品牌。

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他们是为居民解忧的“好帮手”,也是为大家宣讲的优秀讲师团,还是发光发热的居民服务志愿者——在浦东书院镇东场第二居民区,有一个军人本色俱乐部。通过组建退役军人红色基因讲师团、老兵调解室、集结号老兵志愿服务队等,发挥他们助力社区治理的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东场二居调解室里,老罗正耐心听着居民们前来反映的问题,并不时疏导他们的情绪。老罗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已83岁高龄,热爱公益的他,退休后一直乐于当志愿者,成立“老兵调解室”,充实社区调解力量,为群众搭建起矛盾化解的“连心桥”。

作为红色基因讲师团的成员,老党员潘保根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入伍到退休的心路历程。台下,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着他讲述自己年轻时的那段红色岁月。

“作为军人本色俱乐部志愿者,我们将会大力弘扬退伍军人‘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品质,为小区建设作力所能及的贡献。”老兵唐福兴说道。

这样的“戎”力量在浦东大地上随处可见。北蔡镇举办以“赓续雷锋精神 传承时代使命”为主题的时政课堂,邀请退役军人代表、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及各居村兵支书代表等人参加,共同接续传承雷锋精神。

在浦兴路街道中大居民区,有一群守护者——“冲锋卫士”退役军人志愿者,打造出一个名为“1234”集结号的阵地,持续做好社区安全处置、关心关爱等方面的工作。他们还计划组建一支青少年志愿者团队,让青少年一起参与到社区治理及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以退役军人之姿,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温暖的社区贡献力量,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