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志在上海 申城医食住行民生发展掠影
第t16/t17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志在上海 申城医食住行民生发展掠影

上海方志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峥嵘历程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20世纪80年代的虹桥乡卫生院 图片来源:《虹桥镇志》

奋战在抗“非典”第一线的上海医务工作者 孙广滨 摄

1990年,静安区胶州路马路菜场 陆杰 摄

2009年底,静安区武定路菜场成为上海首家刷卡的菜场 朱岚 摄

20世纪90年代,建设中的田林新苑 陆杰 摄

2020年10月1日,唐山路685弄居民精心安排动迁前的最后一次聚会,不久之后他们就告别了“蜗居” 周燕萍 摄

2002年9月12日,首辆国产轨交车辆在位于闵行区的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下线,准备投入地铁5号线运行 王溶江 摄

1993年春节前,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至徐家汇站)试通车 陆杰 摄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新民晚报社联合策划

本报记者 杨洁 屠瑜 陈佳琳

75年前的5月27日,上海解放。

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她、读懂她、热爱她,为了让后人能重温我们所经历、所建设的上海,多年来,上海方志人“志、鉴、馆、网、库、刊、用、会、研、史”多业并举,孜孜不倦地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峥嵘历程。

上下齐心共拼搏,直笔铁肩著信史。1986年,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首轮修志随之全面启动。2005年,全市首轮一部10册46卷、近1100万字的《上海通志》和10部县志、12部区志、110部专志编纂完成。2021年,上海二轮修志完成。218部、3.21亿字的《上海市志(1978—2010)》、上海市级专志和上海市区县志,全面记载了上海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聚焦1978—2010年改革开放重要经验与伟大成就,全景式展现上海超大城市发展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为全市人民编织出牢固的情感纽带,构筑起丰盈的精神家园。

1996年创刊的《上海年鉴》,年度性记录上海;2002年又增创英文版,为传播好上海故事、中国声音,作出了方志人的贡献。

城市沧桑变,“志”里有乾坤。海量的历史资料,可见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今天,我们从“医”“食”“住”“行”四个方面,采撷时光片影,一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上海故事。



公共卫生事业,一次次与疫病对抗

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抗疫史。在历代志书和史籍中,对流行病的记载比比皆是。人类城市如何科学有效抗击疫情?上海对此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上海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在一次次与疫魔对抗中逐步发展。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警

在过去的75年,上海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49年5月,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58所、医院病床10033张,每千人口不足2张;平均预期寿命35岁,婴儿死亡率120‰,产妇死亡率320/10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卫生防疫和专病防治机构、网络逐步组建。1951年、1952年,实施劳动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制度。同时,新建、扩建、改建和撤并一批医疗机构,对私立医疗机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8年,市、区(县)和基层的三级医疗卫生网以及卫生防疫、妇幼卫生、专科疾病防治的预防保健网初步形成。1980年,恢复个体开业行医,允许个人和单位集资办医,开设专家和业余门诊,方便群众求医。

1988年1月,上海发生全市性甲型肝炎流行。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采取一系列紧急防治措施,至3月中旬,甲肝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大部分病人康复。

从那时起,上海就开始重视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并逐步建立传染病的防控应急预警机制。1989年,上海于全国率先实现微机联网,消除了逐级报告的时耗,为迅速掌握疫情、尽快采取应对措施,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

上海成为全国医学科研、教育、临床的重要基地之一。199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286个,医院病床6.7万张,每千人口5.2张。

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英文缩写“SARS”),席卷了包括上海在内的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市委、市政府召集下,上海成立了由35个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天分析各种情况。同时,由14名临床呼吸科、传染病、流行病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参加的防治专家委员会成立。

此外,全市建立起一整套疾病监测网络和反应机制,110个医疗机构被确定为“非典”监测点,并确定市传染病医院、市肺科医院等4家医院为“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医院,专门的急救车辆全天候待命。

除医卫系统之外,“非典”期间,上海各行各业严防死守、全线预警,积极主动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之时,常住人口最多(1700万)的上海市,共救治“非典”病人8例,治愈出院6例;且病例都为散发状态,未出现大规模聚集性暴发。从4月4日确诊第1例病人,到6月10日第8例“非典”病人治愈出院,无1例医务人员感染。



“菜篮子工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在上海,吃什么历来是市民每天最关心的事。从上世纪50年代人多地少、吃菜难的困境,到“菜篮子工程”轮番提质升级,守护市民餐桌安全;上海的“菜篮子”不断蜕变,见证着民生变迁,也是城市发展的缩影。

曾经讲不完“苦经”

说到买菜,上海人曾经有一本讲不完的“苦经”。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人对于小菜场排队抢购蔬菜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1958年,国家把江苏省的上海、宝山、嘉定、川沙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扩大上海郊区,增加菜田面积,实施统购包销政策,千方百计开辟新菜源。从1960年到1962年,上海蔬菜供应水平达到人均每天8两到9两。

自1962年下半年起,上海蔬菜供应迎来转机,鱼肉禽蛋等副食品日渐丰富。蔬菜产销策略得以优化,发展适销品种,调控淡旺季供应,恢复进场交易,市场逐渐步入正轨。然而,蔬菜供应体系一度遭受重创。后来基于菜田改种粮食等原因,蔬菜市场波动剧烈,供应不足。同时,面对自然条件的挑战,蔬菜生产充满变数,供销矛盾凸显。

为了保障市民的餐桌需求,市蔬菜公司发展插种基地,强化仓储管理,组建专业采购团队,紧急情况下奔赴全国各地突击采购蔬菜。1974年至1991年,为了解决上海800万人吃菜问题,保障8000余家工厂企业伙食团的蔬菜供应,地方财政倾注了7.4亿元补贴,直至2006年,蔬菜供应体系才扭亏为盈。

“菜篮子”的蜕变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吃菜问题受到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菜篮子工程”应运而生。

第一轮“菜篮子工程”(1988—1993),重点是解决蔬菜、副食品商品紧缺和供不应求的问题,注重生产基地与棚舍建设,但对配套服务项目投入不足,导致饲料供应矛盾凸显,质量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影响养殖效益。价格双轨制实施期间,市场出现“两个市场、两种价格”现象。

第二轮“菜篮子工程”(1994—1996),重点是实现“基地化、园艺化、规模化、科技化”,解决蔬菜、副食品均衡供应问题。

第三轮“菜篮子工程”(1997—2003)是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时任市委书记黄菊将其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紧密相连——以构建完善的蔬菜、副食品产业链与供应链为核心,取消一切财政补贴,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轮“菜篮子工程”(2003年开始),重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及源头和销售终端问题。

自1988年启动以来,“菜篮子工程”映照上海民生变迁,量质齐升惠民生,彰显城市智慧与温情。如今,智慧菜场建设逐步推进,空间布局体系持续优化,上海“菜篮子”仍在有力保障,守护市民餐桌安全。



从建房到旧改,营造百姓安居港湾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从建房到旧改,从一张床到一套房,上海人的住房条件,在这75年间不断改善。1992年启动实施“365”危棚简屋改造,2000年启动“新一轮旧区改造”,2019年提出五年内基本完成手拎马桶家庭房屋改造,2022年提出“两旧一村”改造(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任务……上海,一步一个脚印。

喜建“两万户工房”

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范围,在解放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次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为84平方公里(基本上是中山路以内),新建住宅首先在其边缘布局安排。

解放后杨浦地区兴建的第一批工人新村住宅,俗称“两万户工房”。有长白新村的老住户回忆:“房子冬暖夏凉,楼上是木地板,楼下全是方形水泥板。门窗、楼梯全是杉木的,用红色油漆涂刷,质量也好,几十年不变形。”他们的居住条件与当时石库门里弄房屋和自建棚简屋相比较,大为改善。

1958年起,随着上海市域面积扩大,卫星城开始辟建。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已辟建了闵行、吴泾、嘉定(城厢镇)、安亭、松江(城厢镇)、金山(卫)、宝山等7个卫星城,住宅建设和生产建设也同步展开。

随着生活水平与施工技术的提高,房屋层数渐渐增多,配套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与此同时,安居房、平价房、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也在积极建设筹措。

三十年旧改路

与建房同步推进的,是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旧区改造较快推进的十年,全面实现拆除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的预定目标,受益居民约68万户。

从最早以“拆旧建新”形式改造危棚简屋,到以“拆改留并举”形式成片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到以“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形式更新改造成片历史街区,以及强调“保民生、保基本、保安全”基础上的“应留必留、该改尽改、当拆快拆”……上海旧改重心不断调整,方式不断演进。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列为16项民心工程之首,统筹旧区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成立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实施“市区联手、政企合作”旧区改造新机制。

30年旧区改造,约165万户家庭、500万居民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旧区改造向城市更新的转型、单体保护向风貌保护的递进,上海正持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之城。



轨道交通,从规划图到“世界第一”

轨道交通,是市民出行的首选工具,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它穿梭于浦江两岸,串联起上海的过去与未来,为浦东的日新月异和新兴副中心的繁荣注入活力。

从昔日的规划图,到如今的“世界第一”,轨道交通宛如城市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发展动力,让上海焕发出勃勃生机。

重拾昔日梦想

早在1948年,上海就有一张关于轨道交通的宏伟蓝图。《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二稿)》中首次描绘出高架铁路的构想——“每个规划新市镇有市镇铁路通达,在市内为高架形式”。

改革开放后,面对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上海决定重拾地铁建设的梦想。1978年,地铁试验重启。随后,上海地铁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的规划,为城市的南北两翼注入新活力。

1988年,国务院批准上海地铁工程可行性报告,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随之成立。1990年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批准,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南起锦江乐园站、北至上海火车站站,工程划分为南、中、北三段。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试运营,标志着上海轨道交通发展迈入新纪元。

从“零”到“第一”

1994年底,上海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上海地铁总公司随即成立。各项运营管理规范与预案日趋完善,运营管理体制亦在悄然革新。在“四分开”模式的引领下,申通集团应运而生,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各司其职,为上海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光荏苒,至2002年,上海轨道交通已织就一张63公里的交通网络,日均客运量近百万。2004年,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成立,申通地铁集团与地铁建设公司合并重组,凝聚力量向“400公里”目标冲刺。上海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汇聚技术精英,为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之后,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或延伸段建成通车。至2010年末,上海轨道交通已形成“9+1”(9个控制中心、1个网络运营监控中心)网络化运营调度协调指挥体系。

2017年12月1日,上海获交通运输部授予的“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称号,成为首批获该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

即将出版的《上海年鉴(2024)》显示,至2023年底,全市轨道交通线路20条,线路总长度831公里;轨道交通车站508座,其中换乘车站83座;运营车辆1219列7491节,全年运营总里程12553.69万列公里。

上海还致力于“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第一条跨省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已实现无感换乘。

从零起步,到在运营里程、列车数量、全自动驾驶线路条数上实现3个“世界第一”,上海轨道交通不断刷新城市生活形态,彰显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与不懈追求。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