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尽自己所能,散发光与热 防敌人破坏,成功保电厂
第t4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上海电力中共地下党组织中年轻党员石金根

防敌人破坏,成功保电厂

石金根 受访者供图

上海解放时,江海关大楼(现上海海关)升起黄浦江畔第一面红旗

>>>石金根

1929年2月生,上海人。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原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沪北供电所副所长。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当时上海电力中共地下党组织中比较年轻的党员。1950年,荣获“首届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上海,是金融中心,更是国际大都会……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刻,华灯璀璨、万家灯火。

杨树浦路2800号,是杨树浦发电厂的旧址。电厂始建于1911年,解放上海战役打响时,这里是远东第一大电厂,占全国发电量的10.7%,供应上海约80%的电力。

然而,在75年前,这座重要的发电厂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有谣言传出:国民党策划了“焦土政策”,准备在撤出上海时彻底摧毁杨树浦发电厂。

绘制图纸

“敌人想让我们陷入黑暗,我们要让上海永放光明!”石金根18岁就参加革命,解放前是上海电力公司馈电处地下党员。追忆往昔,这位95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难掩心潮澎湃。他告诉记者,解放和接管上海的过程中,水电、交通等公用事业关乎着城市能否正常运转,民心能否安定。为了完整接收这座电厂,准备工作早已开始。

1949年元旦,上海电力公司的不少职工收到了地下党组织发来的一封贺年信,信上宣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号召团结起来,保护工厂,迎接解放。制定护厂方案,需要可靠的图纸。石金根记得,经历了思想上的秘密动员后,当时的上电党总支交给技术支部一个重任:绘制详细可靠的电厂分布图纸。技术支部在中华书局公开出售的美军航空测量绘制的上海市全图上加标了上海市各主要变电站和主要电缆的走向,上级党组织就是根据这张地图制定了全市变电站的保卫措施。

“我们暗中把每一个变电站的地址、每一条线路的走向都在地图上仔细标注。围绕需要重点防守的要害地点、要害设备,设计纠察岗位和巡回路线,规定车间入口哪些封闭,哪些通行。每天根据地图对重点设备开展反复巡察,防止敌人疯狂破坏。如果发生情况,马上向总处报告。”石金根回忆道。

与电结缘

1949年5月23日,解放上海战役进入总攻阶段。国民党守军一个120多人的连队进驻电厂,在高温高压的锅炉房顶上架设机枪,企图占据制高点,用火力封锁黄浦江。据石金根回忆,当时杨树浦发电厂的地下党员李志耕出面以护工纠察队大队长的身份同他们进行交涉,把机关枪炮撤了下来,工厂得以保全。

解放军主力部队进城第二天,上海市民打开家门,发现马路边多了席地而眠的战士,自家生活并无影响。电没有停,水没有断,电讯畅通,绝大部分的工厂设备都没有被破坏,市内交通和铁路运输也基本恢复,解放军把大上海完整地交回人民手中。

石金根出生于1929年2月。小时候他家里很穷,用的都是煤油灯,还得省着用,根本不知道有电的存在。16岁那年,石金根第一次在租界里看到电灯,感到非常神奇。“又亮又好看,当时我就盯着看了好长时间。心想这么好的东西,应该属于每个中国人。”

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石金根后来成为一名电力工人,与电结下一生的缘分。1947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保卫上海

上海解放后,石金根回到上海电力公司馈电处工会负责纠察队工作。“当时还有敌特活动,社会情况比较复杂。我在完成纠察队组建工作的同时,日以继夜常驻工会,带领队员参加值勤护厂及各变配电站夜间巡视,以防坏人搞破坏。”

石金根告诉记者,1950年2月6日下午1时,17架美式巨型轰炸机从台湾飞来,敌机的轰炸目标很明确,就是上海的重要设施。在这次大轰炸中,杨浦发电厂有28位工人被炸死,30位工人被炸伤。其中两架B-29型轰炸机在厂区周围投下了15枚炸弹,有9枚炸在发电厂的设施上。当时厂内锅炉破裂,热水四溢,残骸遍布,输煤设备全部被炸毁,有13台锅炉和6台汽轮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1台主发电机严重受损,市区大部分地区的供电受到影响。

石金根遵照上级指示,带领馈电处的大部分纠察队员冒着危险迅速前往电厂负责纠察保卫工作。翌日,轰炸警报没有解除,在危险可能随时发生的情况下,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到现场视察慰问。他喊道:“争取48小时恢复部分送电,行不行?”大家异口同声道,“行!保卫光明,保卫生产!”据石金根回忆,42小时后,第一台机组恢复发电。

如今,杨树浦发电厂作为一个电厂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作为“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一分子而焕发新生。“如今,上海发展越来越好,东方明珠越来越闪耀,我感到很开心、很骄傲。”石金根说。

本报记者 杨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