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为上海所需贡献交行所能
第t32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为上海所需贡献交行所能

交通银行深入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交通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上海解放纪念馆

75年沧海桑田,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1978年的改革开放更是一针催化剂。上海始终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都是在上海设立。近年来,银、证、保等金融机构不断扩容,“上海油”“上海金”等一系列“上海价格”见证着上海开放新姿态。

交通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其上海市分行长期扎根长三角、辐射国内外,秉承上海敢为人先的勇气与担当。

近年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坚定履行国有大行职责使命,发挥上海主场优势,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全力打造交行科技金融特色服务,不断深化“交银科创”产品体系,以金融活水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实现快速增长,为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交行贡献。

从“不敢贷”到“主动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银行从业者认为,科技企业“不是我的菜”。面对科技含量高、可抵押资产低的科技企业,往往既不敢贷,也不会贷,更不愿贷。

交通银行在三年前就将科技金融写入自身“十四五”规划,并将其作为四大战略之一。为此,交行上海市分行于2021年设立了科技金融专班,从获客环节、贷前环节、授信环节、贷后环节等入手,逐一梳理传统信贷模式存在的痛点,制定标准、优化流程、改进服务,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专业化特色的展业机制。

专班以专业化为突破口,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客户经理科技金融培训,提升“科技”专业能力;提出“前置联合尽调”的方式,采取专班负责人、行业牵头人、经营单位联系人分级联合走访、协同尽调,大幅提高展业效率,逐步带教出一支具有技术知识支撑的市场展业队伍;打造“前置风控尽调”“预审会”“公司、普惠贯通”“制定标准化申报模板”和“制定准入模型”等一系列举措和工具,提高了授信审批效率;打造科创贷后模板,提高风控力度,形成风控闭环。

历经几年努力,交行上海市分行搭建起“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打造上海主场“科技金融样板”。通过在上海地区先行先试,建立“前台+中台+股权投资营销”+“下沉团队”的“3+1”组织架构,聚焦上海地区的3+6产业集群,推动一体化展业模式。目前,这一“上海经验”已复制推广到全国十余个省市,产生了明显成效。

“4+3”陪伴企业快速成长

交通银行在总行层面也努力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首创推出“4+3”服务模式,有效串联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使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可获得,银企关系转向陪伴共成长。

针对科技型企业“高成长、轻资产、快迭代”特有属性,“交银科创”集成“科创易贷”“科创易投”“科创易融”“科创易租”四大产品体系,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科技租赁等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

其中,“科创易贷”主打便捷、高效、精准的信贷服务。依托大数据技术、敏捷型组织和产融研合作,推出具有交行特色的“1+N”科技型企业评价模型,最快可实现当天放款。

“科创易投”依托交银科创母子基金,秉承“投早、投小、投硬、投长”理念,在募资、投资环节聚合各类金融资本,结合“投贷联动”模式,陪伴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交行上海市分行紧密对接交银国际、交银投资、交银资本、交银国信等集团投资职能子公司,累计向其推荐上百家科技型企业。仅2023年,交银系子公司在上海地区完成15家企业的实投落地,投资金额超20亿元。

“科创易融”搭建以科创票据、知识产权证券化为核心的债券承销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提高周转效能,引导更多债券市场资金滴灌科技型企业。

“科创易租”则是发挥交行子公司交银金租行业龙头优势,率先设立前中后台一体专业团队,推出专属产品,全方位服务科技型企业设备资产“买、用、修、卖”四类需求。2023年交行上海市分行联动交银金租投放科技租赁金额超5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与科创企业紧密相关的产业链、科创圈、科技园,分行首创“三大场景生态”。

在产业链场景中,“科创易链”聚焦强链补链延链,通过嵌入核心企业供应链平台和自建平台,构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流程闭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扩展至上下游供应商,提供“一点触达、秒级放款”的极致融资体验。

在科创朋友圈场景中,“科创易智”为专业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搭建“蕴通e智”平台,并引入科研院所等主体,建立政策、资源、信息共通互享的科技金融“朋友圈”。同时,通过引流机构资金、引荐金融服务、引进顾问咨询、引入科研智慧、引导企业战略,扩大金融资源的乘数效应。

在科技园场景中,“科创易园”通过提供“一园一策”差异化金融服务,深度参与园区共建和运营管理,精准服务园区管委会、入园企业及员工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既有效支撑园区软硬件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更助力做好招商引资、企业孵化培育。

“智慧知产贷”成“爆款”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今年,交行上海市分行紧密对接科创市场需求,在产品供给方面大胆创新,借助大数据平台力量,加强数字化与金融工具深度融合,厚积薄发,设计推出“科创易贷·智慧知产贷”重磅产品。“全线上、纯信用、最高2000万元”是这一产品突出的几个关键词。

“科创易贷·智慧知产贷”运用数字化思维,突破银行传统授信思维,精准聚焦科创小微企业。该产品将科创企业研发水平、知识产权、人才、科创园区等非财务维度要素纳入考量,精准聚焦工信部、科技部认定的科技型企业,最高可提供2000万元线上信用贷款额度,更加符合科创客群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同时,产品无抵押担保,纯信用线上操作,具有审批速度快、在线申请、自动审批、快速出额等特点。

由于准入条件优、授信金额大、全系统审批、免抵押担保、全线上放款等优势,可以精准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企业好评,人民日报头版作了报道。

在推出“智慧知产贷”的同时,分行对于初创期企业,还研发推出人才贷、创业担保贷和担保基金贷等融资产品。针对成长期企业,考虑到这些企业通常具备持续研发投入、规模快速扩张等特点,分行提供研发贷、科技履约贷和供应链融资服务等产品。针对成熟期企业,分行提供主动贷预授信服务。通过全生命周期产品及服务提高科创企业融资便利度和获得感。

每一个科创小微企业都是一个创新的微光,交行上海市分行“智慧知产贷”等产品,专注扶持小微科创企业,让微光成炬,点亮科技强国之光。

扎根科技金融“一辈子”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交行已为全国4.6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超6200亿元。

对于交行而言,立足科创、扎根科创不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辈子”的选择。交银科创正以“一件事”的专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生长的力量,用“一辈子”的坚守,与科技同进步、与企业共成长。

在监管部门和相关委办倡议和指导下,分行积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融资品种,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体系,帮助科创企业破解“轻资产”融资难题。分行建立了与市区知识产权局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分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简化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流程,加快评估效率。同时,主动排摸知产质押融资需求,逐户指导推进业务落地。

在自身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交行上海市分行聚合多维科创要素,搭建一体式服务平台。分行持续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科技型企业服务模式,开展交银科创“金创”计划,深化外部创投机构联动。至2023年末,分行已与近150家头部创投机构建立深入合作,全年向其推荐超200家科创股权投资标的。2023年11月,分行成功落地“社保长三角专项基金托管”,开启“托投贷债租”全要素综合服务新模式。

除此之外,分行还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贴心服务。例如,基于交行庞大的客户基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产业链支撑,交行可以帮助客户向下游市场端拓展产品销路,还可以协助客户向上游供应链端寻找优质供应商。还比如,交行持续加深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战略对接,向科创企业及时传递最新政策信息,引导科创企业根据国家政策指引制定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银行如何在业务发展中守牢金融安全?分行科技金融专班促进前中后台之间协同,通过提升对技术领域、行业赛道、市场趋势等方面的认知,以数字化手段为依托,及时捕捉行业内变化,评估潜在风险并互相预警,有效提升风险意识,实现稳健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平衡。通过设置科创完整专属服务体系、强化风险评估与管理等策略,银行可以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深度融入科技金融行业生态,磨砺全要素立体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深化全牌照金融资源供给,持续为“上海所需”贡献“交行所能”,以优异成绩为上海解放75周年献礼。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