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忆“借被还毯”赞今朝喜乐 战士住进家,村民心定了
第t5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嘉定区徐行镇和桥村村民张才昌

战士住进家,村民心定了

张才昌 徐程 摄

上海解放时,江海关大楼(现上海海关)升起黄浦江畔第一面红旗

>>>张才昌

嘉定区徐行镇和桥村村民,1940年出生。1980年任嘉定曹王电镀厂副厂长,1984年任嘉定曹王化工厂厂长。

在农村生活的他,亲历了上海解放,也见证了沪郊农村的发展变迁。

“上海解放时,解放军住过我家。”采访当天,张才昌老人胸前工整地佩戴着党员徽章,坐姿笔挺。多年前上海解放的场景,他仍历历在目。

张才昌带着记者来到他家的房子前,小院里有一口井,旁边还保留着解放时就有的两间小屋,那是1938年建造的。老人说,当时一间为厨房,另一间为小客堂,旁边还有三间大屋子,那是他的老宅。上海解放时,20多名解放军战士在这里住过,还有一名肖姓连长。

尘封的木门,斑驳的白墙,记录下岁月沧桑。随着他的讲述,过往的故事徐徐铺展。

门板与稻草

张才昌1940年出生。上海解放时,他还不到十岁。但解放军的光辉形象与优良作风,已经在懵懂稚子的心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张才昌说:“解放军来前,大家都很害怕打仗。国民党也曾到村里来抓壮丁,一部分年轻人逃往上海和外地了。”后来听村里老人家说,要解放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恐怖阴霾渐渐散去,向往已久的和平与安定终于到来。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于5月13日凌晨解放嘉定县城。5月14日,解放军第26军解放了黄渡、南翔、马陆地区。

老人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阴雨天,有支部队来到村里驻扎。当时的解放军官兵穿着朴素,戴的头盔、帽子也式样不一,但精神饱满,只是浑身上下全湿透了,除了雨水,更多的是长途跋涉的汗水。

那年春季多雨,道路泥泞。村民们见状,主动请部队进屋,并打开稻草垛,拿出原本是供烧土灶用的稻草,供战士铺在地上,既能保暖又能防潮。“因为解放军来了,社会安定了,没有人偷,没有人抢。村民们自愿将木门板卸下,借给部队当床板用。”张才昌说,“那时已是春末,气温比较高。许多屋子都没了大门,连房门都没有了。但大家都不害怕,因为有解放军在。”

圆子与塌饼

“人挺好”,是年幼的张才昌对解放军的印象。有两件小事让他记忆犹新。

一是用水。那时村里没有自来水,解放军战士主动帮老百姓打水、挑水。

二是吃饭。春夏时分,村里有包圆子、做塌饼的传统习俗。于是,大家主动送上圆子、塌饼等点心,但战士们都摆摆手,亲切但坚定地拒绝了。“解放军只吃他们自己带来的干粮,也不要我们送的吃的。”

张才昌家的客堂间曾睡过20多名解放军战士。屋里虽然挤得满满当当,但他们纪律严明,没有一人跨越房间一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张才昌写道:“没有了门窗的遮拦,外面的风带着雨天的湿气直吹屋内,但疲惫的战士却很快进入了梦乡。”

短暂休整以后,部队奔赴新的战场。临走前,驻军部队的一名司务长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帮助清理归还所借用的门板稻草,无一差错。他们走的时候,村里的门板已经全部复原。“有借有还不坑人,来到村里不扰民,这就是子弟兵的优良作风。”张才昌说。

据史料记载,嘉定解放有力支援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当时上海正在激战,嘉定县成立支前委员会,调集民船数百条,征借粮食150多万公斤、柴草15万担,支援解放军南下。

“田岸”与新路

上海解放75年来,沪郊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和桥村住了一辈子的张才昌,就是亲历者与见证者。

他说,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一片烂泥地,农村的路不叫路,大家都称之为“田岸”。“就是小来一眼眼(小得一点点),尺把宽、两面坍,小囡跑跑跌跟斗,大人走像摇山板,挑担更加难上难。”张才昌写过一段方言快板,生动地讲述了“田岸”的简陋。

张才昌一一细数农村路的变化:“田岸”在上世纪60年代变成1米宽的大路,但还是烂泥路。上世纪70年代,烂泥路更成了农用拖拉机的“拦路虎”,“一边轮胎路上跑,一边轮胎田里走,歪歪斜斜朝里开”。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城乡差距开始缩小,村里先后有了石子路、水泥路,马路修到家门口,村民也能买起小轿车了。进入新时代,村镇道路四通八达,沪崇高速从村里过,高铁还将设徐行站,张才昌大赞已是“路路通”。

农村的路,也是振兴之路,是时代变迁的生动缩影。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