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人民的军队,有铁的纪律 背着小提琴,走进大上海
第t2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华东军区文工团文艺兵吕其明

背着小提琴,走进大上海

吕其明 受访者供图

上海解放时,江海关大楼(现上海海关)升起黄浦江畔第一面红旗

>>>吕其明

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电影音乐作曲家。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

2021年6月29日,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

2024年,对94岁的吕其明而言,是个意义非凡的年份。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上海,19岁的吕其明是其中一员。

从战争的炮火中走来

10岁随父从军、15岁入党,父亲和战友的牺牲,曾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在他内心树起一座座丰碑,誓要用音乐歌颂党和人民,这也是他毕生的创作信念。他从战争的炮火中走来,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直到解放上海。

“那时,我是华东军区文工团一名拉小提琴的文艺兵,对‘大上海’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吕其明回忆道,“我们在丹阳集合整训,为顺利接管上海做好准备。出发前,陈老总多次作出指示,入城必须守纪律。”

解放上海充满艰巨性,不能破坏城市建筑,也就意味着不能开炮,这给战斗带来了巨大困难。逾7000名勇敢的战士为解放上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终让城市重返人民的怀抱。

5月26日是吕其明的生日,那夜,他与其他文艺兵一道,在上海老北站候车大厅的木条长凳上睡了一宿,小心翼翼地护着身边的小提琴。

第二天,大部队走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我至今都记得,那天,大家穿着军装,别的战士们背的是枪,我们背的是小提琴,围观的上海市民用好奇的眼神打量我们。”队伍从老北站向市中心出发,这也是吕其明此后在上海扎根的开始。

“75年,上海从当年的战火中重生,到今天成为一座熠熠生辉的国际化大都市,很幸运我能成为这一奇迹的见证者。”吕其明说,“是黄浦江的水滋养了我,我的内心充满着对党、对上海人民的无限感激。”

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旋律

新中国成立后,吕其明脱下军装,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在管弦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离开了部队,我一度很惶恐,不确定自己到底能干什么?”后来他开始尝试作曲,不仅找来大量中外音乐作品研究,还拜师学艺。

在上海两年后,1951年吕其明被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纪录片组任专业作曲,正式开始了电影音乐创作。那段时期,每到劳动节和国庆节,他都会去天安门广场,目睹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游行的人流高呼口号,迈步前行,每一次都激动到热泪盈眶,红旗飘扬的印象一直牢牢地根植在他的脑海中。

1955年,吕其明被调回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电影作曲,他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创作巅峰期。26岁写下《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32岁与人合作《谁不说俺家乡好》,在上海解放16年后的1965年,吕其明写下了著名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并首演于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

经典的旋律描绘了新中国红旗流动、飘扬的恢宏场景,《红旗颂》不仅是对新中国的赞颂,也是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象征着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每一步。”吕其明说。这支曲子震撼人心、广为流传,60年后的今天,《红旗颂》依然被年轻人称为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旋律。

为人民多留下一点作品

60岁创作电影歌曲《焦裕禄》,80岁创作交响作品《使命》,89岁为《红旗颂》最终定稿,90岁完成《白求恩在晋察冀随想曲》,91岁获得“七一勋章”……今年94岁的吕其明依然埋头于创作。

最近他正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解放75周年上海爱乐乐团推出的“红色情怀”文艺党课音乐会作准备。这场音乐会曲目编排独具匠心,吕其明亲自改编的钢琴与乐队演绎版《红旗颂》,并由著名钢琴家孔祥东担纲独奏。

下半年,《红旗颂》将录制黑胶唱片,收录8个全新演绎的版本。“《红旗颂》是人民的财产,隽永的旋律将以新的形式传承,作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一份献礼。”吕其明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多抓紧时间再为国家、为人民留下一点作品。

吕其明,这位有着近80年党龄的老党员,用他璀璨的音乐人生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人民,履行对党的庄严承诺和忠诚誓言。本报记者 解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