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聚人心  通天下
第t35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聚人心 通天下

聚通装饰见证上海家装行业三十年发展

1994年聚通装潢长青路第一家店

聚通集团旗下品牌门店

扫描二维码了解聚通装饰集团更多资讯

上海解放纪念馆

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会长 聚通装饰集团董事长 徐国俭

■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会长 聚通装饰集团董事长 徐国俭

从浦东长青路上一爿不起眼的街边小店,到年营收超过20亿元;

从与行业龙头企业营收相差50倍,到持续领跑上海室内装饰行业近20年;

从夫妻俩辛苦几个月结不到款赚不着钱,到以近万员工规模,引领整个行业转型发展,为上海千家万户的家居期盼提供越来越完美的服务。

聚通于1994年12月28日成立,三十年筚路蓝缕,三十年一步一个脚印,在室内装饰这样一个完全市场竞争、大浪淘沙的行业勇立潮头。聚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徐国俭说,无他,就是始终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聚人心,通天下”。

恰逢其时,用户至上

聚通成立于1994年,这一年上海推出“94方案”,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可以说,聚通不仅是上海30年家装行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上海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亲历者。“聚通的成立可谓是恰逢其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住房改革,上海也正处于从‘公有住房’到个体买房的转变阶段。大家开始自己出钱购买房子,要自己弄装修,对装修的审美、理解也更多元了。而我们恰好能够提供这些服务。”不过,徐国俭说,身处其中时并不知道自己正处于一种巨大的社会和时代变迁中,“我们进入家装行业的原因很简单。我太太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她非常热爱这个专业。有一次,我们去朋友家,是一个新小区,走了一圈发现,样板间的装修都相当简陋。我太太就觉得很惋惜,她特别特别想用自己的专业,去打造一个美好的、充满幸福感的空间。所以我和她就一头扎进了家装行业。”

求新求变,三大特色

不过,当时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大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聚通最初也是沿用工装“项目制”的报价模式,这种模式只适合于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群体,普通老百姓完全看不懂。“因为我们的材料、设计都是层层把关的,例如蒸汽处理过的木材,天然的实木夹板,经过防锈处理的钉子等等,每样材料都有价差,所以我们的报价会高于‘清包工’的模式,清包工就是业主自己买材料,找几个人来承包完成项目。大家就持有怀疑心理,觉得你装修公司费用这么贵,是不是中间赚了很多差价?所以,那时候我们没什么价格优势,体量又很小,于是很多尾款收不到。”

痛定思痛,1996年聚通独创了三大特色:透明材料清单式报价、一级施工管理不发包、五位一体设计管理。从客户角度来讲,首创的清单式报价,细分到每个项目中每样辅料的材质、单价都标清楚,让消费者看得懂报价,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钱花在哪,明明白白装修;从施工角度来说,水电工、瓦工、木工、油漆工等等工种都是交由公司直接管理,而不是给包工头层层分包,而且施工完,客户要签下质量和服务的两张满意度调查表,签出来,工人工资马上结清,下一个活也能马上给到;从管理模式来看,聚通以店长/中心经理为核心、设计师、项目经理、材料管家、现场负责人组成的五位一体服务团队体系,保障了施工过程的运转顺畅。

用心服务,后来居上

1997年,年营收刚刚迈过三百万门槛的聚通加入上海家庭装潢专业委员会。当时地处金山的上海石化总厂有一批职工福利分房需要装修,行业协会组织40多个家装企业前去设摊展示,提供客户咨询、商洽业务,聚通也积极参加。事先他们做足功夫,对展示的材料样品做了认真准备,一一运到现场。因此,去得晚了,好摊位被别人占用了,只好挤在一个没人要的角落里。

但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别家准备的是合同,有的公司甚至带去了几百份合同。可是,聚通准备的是服务,是透明又清晰的服务:一是报价透明,钱用在哪里看得见摸得着;二是管理体系清爽,赏罚由业主决定,施工队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三是设计效果图,随心所愿,如己所思。这一仗,对比鲜明,胜负分明。聚通后来居上,赢了当时的领头大哥。毕竟,暖心的温度是不可取代的。

凭借三大特色、用心服务,聚通在行业中逐渐占得一席之地。在宜山路407号住宅装饰交易市场的40多家公司中,聚通也特别出挑。1999年1月12日有关方面领导到市场调研,当他看到聚通的效果图水平和作品时,不由得赞道:“上海已经到这个水平了!”当时,公司成立刚满四年。

练好内功,持续领跑

1998年,上海市家装专业委员会评选首届家庭装潢信得过企业,共选出了24家,聚通也在其中。公信力增强了,电话也被打爆了,打来的电话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类是咨询电话,一类是要求加盟的电话,要求合作开分公司。公司内一些人心动了:别人家都可以发展加盟,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做加盟不但是加速器,还是“保大洋”。

但是,徐国俭不为所动。他坚持“人才优先,稳步成长”,不求多,不求快,只求扎实前行。成立三十年来,聚通坚持不做加盟,不做外发,着眼自身,练好内功。“成熟一批人,开出一家店;有了好的店长,好的家装业务员,好的设计师,才去开新店。只发展连锁直营,一步一个脚印,保证服务质量全控制。”如今讲这番话时,徐国俭依旧语气坚定。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不图虚名,不图表面业绩光鲜,只求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受控发展,做实基础,反而发展得更快。经过十年奋斗,2005年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比创业当初增长了100倍,成为了行业翘楚。现在,聚通集团的近40家门店都是直营的,服务质量统一、有保证,并且自2005年第一次成为行业龙头,聚通一直保持至今,连续19年领跑。

及时调整,细分服务

2011年,在聚通的战略研讨会上,大家发现一个紧迫现象:很多同行企业追上来了。公司16岁了,占据“老大”位置多年了,没有了当年那股冲劲、闯劲,员工队伍也老化了。客户群两端都出现流失。一端是别墅类流失,老客户流失,人家有专门做别墅的公司,更专业更地道。另一端是经济实惠类流失,聚通再努力,还是价位高,偏离这类用户需求,满意度下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聚通再次及时调整战略,针对消费多层次果断实施细分市场与细分定位的策略,上海聚通装饰集团正式挂牌,旗下拥有聚通装潢、尚海整装、腾龙别墅设计、百家宜、聚通建设等全资子公司,实现细分市场全覆盖,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客群。“聚通装潢”采用清单式报价、个性化设计、一站式选材为核心,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家装服务;“尚海整装”以完善便捷的整装产品模式,推出各类整装套餐,采用ERP智能报价系统,一房一价,实现普通大众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装修体验;“腾龙别墅设计”则以专设计、高保障、精服务为核心,为别墅大宅客群提供更细致化的全案服务体系;此外,聚通集团自有百家宜建材交易中心则提供一站式家居建材选购服务;集团公装全面覆盖各类公共空间的内部环境打造。

聚通集团通过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服务模式,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打开了新局面,现在“尚海整装”的年度营业额已经达到集团总营收的二分之一。

扎根社区,未来可期

现今,持续领跑行业的聚通集团,又在想什么呢?徐国俭坦言,上海是一线城市,比二三四线城市来说更早进入存量房时代,“所以我们也比别人更早适应了增量到存量的过程。上海2500万人口,大约是840万户家庭。按20年装修1次计算,1年大概是41万户。我们的目标是每10户装修中有1户由聚通承担,1年大约是4万户100亿元的装修量。4万户,100亿元,这就是今后5-8年,聚通集团的奋斗目标。”怎么才能达到100亿?聚通的思路是社区为本、口碑相传、客户至上、用心服务、极致转化。“我们现在以门店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以优质产品和用心服务打造满意度,赢得口碑,打通家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扎根社区,推出系列小修小补服务项目,整体装修有优惠,聚通与居民之间的粘性越来越紧密,路子已经越走越宽广。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徐国俭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理念,他再一次强调说,“我们的‘根’永远是客户,永远要以客户为中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解决问题。”他说,家不只是一个布了水电、铺了地板、装了家具的水泥房子,而是一个陪伴人们走过人生重要时刻、承载无数回忆的空间,“所以我们一直坚信,一个好的家装要与人形成情感共鸣,要传递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三十年,走过弯路,遇到过瓶颈,经历过风险,但我觉得很幸福,能够和那么多人一起去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能够见证上海家装行业三十年的巨大变迁,与上海这座城市一同成长,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