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唱响拥军优属的长宁赞歌
第t22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唱响拥军优属的长宁赞歌

——“Rong·常宁”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的老英雄代表坐上了红色巴士

崇军优待红色专线发车仪式现场

“Rong爱Feel悦”军嫂之家

退役军人李仁杰为青少年授课

圣约翰大学交谊楼——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

75年前的今天,上海在炮火的洗礼下迎来了新生。那一刻,历史的尘埃被火光照亮,映照着新中国破晓的曙光。

岁月长河缓缓流淌,75载荣光如璀璨星辰,点缀着上海解放的辉煌篇章。长宁,这个承载着无数红色记忆的地方,正奏响一曲拥军优属的赞歌。

本版图片由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长宁区老干部局提供

Rong情追忆:承载历史与荣光

为高质量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长宁区双拥办精心策划推出了“光荣之城”崇军优待红色巴士专线。

为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追寻红色印记 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革命精神”——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系列活动暨崇军优待红色专线发车仪式。长宁区副区长陈颖,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江苏路街道等单位领导和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的老英雄代表出席。

红色巴士缓缓驶出,承载了历史和记忆,更串联了上海解放战争中的红色地标和长宁区内的红色革命遗址,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从解放上海战役的第一宿营地圣约翰大学交谊楼,到长宁区愚园路红色文化双拥一条街,再到解放上海市区之战中解放军唯一一次动用火炮的四川路桥……每一个地点都见证了先辈们的光荣征程。“今天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入上海市区,大上海解放了。”在长宁区的上海广播电台,大家共同聆听了1949年5月25日清晨6时05分的上海解放“第一声”。退役军人朱在望说:“‘上海解放了’这段电波宣告了上海结束百年浩劫,回到人民手中,今日重回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深感欣慰!”接下来,长宁区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崇军优待红色地图中的每一个红色地标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和生动党史故事搬上“随申办”,让居民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到辖区内红色景点的历史底蕴。

Rong声嘹亮:扩大宣讲“朋友圈”

长宁着力打造“Rong声嘹亮”宁心宣讲团,探索“Rong常宁——站聚合”服务模式,定制“Rong常宁——站聚合”华东政法大学特色服务项目,首批清单涵盖思政引领、就创业扶持、关爱尊崇、荣誉激励、权益维护等多个服务模块。

邀请宣讲团名誉顾问、原长宁区委书记李仁杰走进姚连生中学,扩大宣讲团“朋友圈”,用真实感人的故事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学们,上海解放的日子一定不能忘。战役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历时16天……”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作为退役军人的老李声音依然铿锵有力。

李培蕾、苏雨昕等各行各业的优秀典型、新四军后代、现役军人、参战老兵、兵支书等“宁心”宣讲团队伍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楼宇、进社区,讲述党史的辉煌、英烈的壮举、奉献的崇高,共同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

华阳路街道开展“铭记解放·共筑荣光”参观川沙烈士陵园活动。在仙霞新村街道,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则齐聚一堂,共同观看了感人至深的舞台剧《压迫》,重温了那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江苏街道的“小八连”和现役军人携手探访辖区红色历史点并进行讲解互动。天山路街道邀请参加上海解放战役的95岁离休党员干部施有奇讲《铭记历史,不忘使命》主题党课。新泾镇、北新泾、周家桥等街镇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Rong耀长宁:双拥工作绽光彩

多年来,长宁双拥工作以“夯实基层基础、聚焦能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Rong·常宁”双拥工作新亮点,全方位诠释“戎情、光荣、融合”的双拥工作精髓,书写拥军优属新篇章。

“宁心系列”温情润泽军心。推出“Rong·常宁”拥军服务包,实现“菜单化”服务项目精准推送,将部队官兵的需求“清单”转变为服务官兵的“项目菜单”,推送中医理疗、法律讲座、文化演出等四大类20余项进军营服务项目供点单。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动员近50家企事业单位的5000余人给边海防官兵送去新春祝福。结合“数字长宁”打造,将传统双拥书架升级为国防双拥智慧书柜,捐赠给海军第九○五医院、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一支队等部队,迈出数字拥军的又一探索性步伐。开展“科学润童心 共筑强军梦”军娃上海交大研学夏令营,让官兵子女们欢度充实假期,畅游科学殿堂,体验交大风采,为强国强军贡献青春力量。

“宁红系列”开展拥军优属。围绕“致敬英烈”,重点关护烈属,调研烈属急难愁盼,收集并发布烈属“Rong爱心愿”,被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踊跃认领,帮助烈属解决“微”需求。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94778部队编排军旅作品《显身手》,通过昆曲《沁园春》部分选段与潮流说唱,彰显官兵传承先辈之志、制胜空天战场、捍卫祖国领空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作品在东部战区官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官方抖音等平台发布并被广泛传唱。

“宁安系列”保障军人权益。开展特定优抚对象“免申即享”服务联席备忘签约会,标志着长宁区特定优抚对象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免申即享”服务后台正式打通,是上海市28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免申即享”流程上的全市首创。有序推进社会化拥军服务项目,在原有双拥食堂优惠优待基础上,在仙霞、江苏、新泾镇试点推进全国持证对象优惠优待措施,并将收费系统接入“崇军魔方”小程序,精准统计持证对象网银结算人次,实实在在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谋福利。

Rong爱Feel悦:让军嫂乐居上海

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军官调动交流日益增多,官兵家属陆续随军落户长宁。在“三后”问题妥善解决基础上,长宁深化细化服务,“Rong爱Feel悦”军嫂之家应军嫂们的呼声而生。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大平表示,作为“Rong·常宁”品牌的主打项目之一,长宁军嫂之家以服务军嫂为核心,通过专业化打包式服务,帮助她们建立一个远离家乡的家。通过开展赋能课堂、遇见美好、暖心陪伴、铿锵玫瑰等服务项目,为她们提供身心都得到滋养的“Rong爱Feel悦”服务项目,持续增强军嫂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助力军嫂开启一条适应上海、融入上海的不凡之路。

Rong归驿站:建15分钟服务圈

长宁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戎爱长宁”团队全力推进“15分钟美好社区生活圈”建设,用心用情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完善阵地功能。在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街镇—居委会”“1+10+189”的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基础上,紧盯退役军人分布情况和需求所在,突出“以建为用”导向,先后在上海赛夫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政法大学、龙之梦雅士大厦等企业、校区、楼宇建成8个功能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提升服务能级。设立市级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示范园2家,区级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示范园1家,成立首家退役军人创业指导站,共同汇编《退役军人创业百问百答》手册。推荐39家优秀军创企业(团队)进入上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7家企业(团队)分别获得专项一等奖、优胜奖、最佳风采奖等不同荣誉。探索建立从参军入伍到退役返乡全周期服务模式,建成全市首个“兵役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站”。

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推出一系列法律咨询、文化沙龙等服务“进军营”“进站点”“进学校”活动。在校园综合招聘会上设立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专区和咨询专区。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进社区,开展“红色景点一日游”系列活动,为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精准、更务实、更有效的惠民便利。 陈佳琳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