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做优“老新特”文章 退役不褪色  奋进新时代
第t27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做优“老新特”文章

沪郊朱泾镇稳步推动产业升级,集聚发展新动能

朱泾工业园区 朱泾镇供图

近日,在第四届浙江省海洋运动会开幕式上,海天一色的夜幕中,600架无人机伴随璀璨夺目的烟花开启阵列式表演,为现场7000多位运动健儿和体育界人士呈现了一幕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大秀。而这场大秀背后的“操盘人”正是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团队。事实上,除了无人机表演,在其位于金山区朱泾工业园区的企业展示馆里,每一个沙盘都呈现了博昂物联网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

自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招商引资以来,“科创+”“绿色+”正赋予沪郊朱泾老园区新活力。近几年来,朱泾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持续推进“智能装备、生命健康、都市消费+X数字经济”的产业体系构建,企业与园区同频共振,向新发展。

让“寸土”生“寸金”

随着市场的变化,老园区面临土地存量不足、业态不优等问题。如何让存量活起来?自园区开启第一轮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朱泾镇对生产停滞、改变厂房用途、与投资承诺严重不符的184家企业实施清退,盘活了闲置土地,为新进企业预留了更多空间。

只有腾“笼”换“鸟”,才能凤凰涅槃。前不久,被优质服务吸引而来的上海肇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带着“年产八亿套新能源汽车部件及超精密工程塑料部件生产新建项目”落户朱泾,该项目总计划投资13.72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7.70亿元。作为在“以塑代钢”的大背景驱动下,积极谋求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肇民科技负责人邵雄辉表示,项目能快速落地离不开园区的全程“管家式”服务,肇民科技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在朱泾这片创业沃土上,蓄力锻造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喜“新”而不厌“旧”

走进位于朱泾工业园区的福贝4.0智能工厂,犹如走进了科幻现场。一系列行业顶尖生产设备映入眼帘,巨大显示屏上各种生产数据清晰呈现,生产车间里智能化平台代替人工操作。自福智搬迁至朱泾工业园区,这家宠物食品生产工厂,便开启了一场效率与动力的革命。福智负责人蔡京表示,“就我们的经验而言,面对转型阵痛,政府与企业携手,就能把路走得更稳更顺畅。”

助力老产业发“新芽”,新产业显“质感”。近几年,朱泾镇通过市场调研、对接合作、定制化配套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破瓶颈、谋转型,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专精特新企业在这几年间苦练内功,如博昂、宏金、宜可等实现了新一轮增资扩产、业务拓展,汇聚起变革发展力量。

多维赋能辟赛道

春末夏初,育苗正当时。走进位于朱泾镇慧农村的金山最大育苗基地,跃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象。依托智能化数据平台,仅需几名技术操作人员,就可以精确把控大棚的湿度温度、智能控制水肥灌溉、自动识别虫情苗情……在这里,每一粒种子都能享受到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智能化赋予了苗苗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不久前,随着长三角首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落户慧农,高校、科研机构的入驻,对于育苗产业提质增效将给出更优的方案。

为加快特色产业落子布局,朱泾镇聚焦特色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在资源衔接、人才引入等方面持续输血赋能,眼下,芳香小镇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为承接乐高乐园溢出效应做足了准备。而在新泾村,稻米智能化加工厂则正式将米昔、米咖、米糕等衍生品推向市场,稻文化体验馆也在加紧筹备。随着朱泾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构建的不断推进,花香、稻香、果香有了更多关联的可能,不仅实现了产品共推,还串联起了朱泾农文旅特色观光路线,进一步提升了引流能力。

“转型升级是一场激烈的产业发展‘竞速跑’,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围绕如何做好“老新特”文章,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我们既要向新求质,也要向旧求新,帮助资本要素向园区、企业集聚,找到适配园区发展的高质量转型之路。”殷洁如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