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尽自己所能,散发光与热 防敌人破坏,成功保电厂
第t4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新药业地下党员虞颂元

尽自己所能,散发光与热

虞颂元 受访者供图

>>>虞颂元

1946年,23岁,加入新药业地下党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虽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他不怕困难、不怕辛劳、不怕牺牲,在青年中起到带头作用,适时传播进步革命思想,尽自己所能,散发光与热。

70余载时光倏忽而过,已是年逾百岁的上药集团总部离休干部。老当益壮,仍用责任与担当践行誓言、履行使命,积极参与党内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药厂谋生药校进修

虞颂元来自浙江宁波观海卫镇,出生于教育世家。5岁时父亲去世,家中生活艰辛。为了生计,他来到上海读书,借住在亲戚家。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震旦大学化工系。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家中经济困难,虞颂元只能停学,来到中国生物化学制药厂制造部谋生。“制造部除了化学师,就是练习生,相当于最底层的工人,做的是化学合成,每天和玻璃瓶子、有毒易燃化学品打交道。”

虞颂元回忆,当时厂方管理严格,男女工人之间不允许交谈,每月发的工资也只够买两三斗大米,这让他生活困顿,精神上也受到压抑。“那时候,我从学校来到生化药厂,没有太多社会经验,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心情苦闷,时常感到前途迷茫,又不愿一直如此。但是出路在哪呢?我想,多学点知识和谋生的本领才是硬道理。”

于是,1944年2月,虞颂元考入私立药学补习学校二年级,成为一名插班生,晚上7时到9时上课,一周6天。同班同学都是药厂、药房中工作的青年,和他有着相似的命运与遭遇,不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是入党积极分子。晚上放学后,虞颂元总是和他们结伴回家,“那是我们交流思想的绝佳时刻,无论是生活的困难、低微的工资,或是工作的苦闷、个人的前途,都让我得到了启发。只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存在一天,我们的生活是不会好的。”

短短5个月左右的学习生活,不仅充实了虞颂元的药学知识,更成为了他迈向革命道路的第一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虞颂元从药学补习学校毕业后,经同学介绍参加“药剂生联谊会”办的图书馆值班工作,改变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

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下,虞颂元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了图书馆里的进步书籍,如《西行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众哲学》《社会科学二十讲》等,加深了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点亮了理想信念之光。

久而久之,虞颂元入党的心愈发热切。1946年1月18日,他在地下党员赵天佑的帮助和联络下,正式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新药业约40名地下党员中的一员。“党组织之于当时的我,不仅是光荣与梦想,更像‘他乡遇故知’。”

此后,虞颂元积极参与上海新药业地下党组织活动。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加入“药剂生联谊会”,扩大团结面;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吸引青年到集体中来;组织图书馆活动,鼓励行业青年多汲取精神食粮;在广泛交友中发现进步青年,发展先进骨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药业地下党从1938年有第一个党员,逐渐发展为上海解放时约有90名党员的地下党组织。

迎接解放见证历史

上海解放前夕,虞颂元密切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开展上海解放宣传活动。身为人民宣传队的一员,他在解放军进入市区苏州河沿岸仍在战斗时,就在南京路一带和其他队员共同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呼吁大家坚守岗位,共同迎接全上海解放。

虞颂元清楚地记得,5月25日早上6时许,在重庆南路与淮海路交错的弄堂口,他向外张望,站岗的哨兵竟是解放军,他意识到“上海解放了!”自此,工资收入稳定了,生活安稳而充实,翻天覆地的变化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往昔峥嵘岁月已成历史扉页。但每每忆起,虞颂元仍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如今,虽然年逾百岁,虞颂元依旧活跃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第一线,成为助推各项活动的“台柱子”。建党百年之际,他还倾心写就了《中共上海新药业地下党发展史和职工运动史》,系统梳理了上海医药行业投身民族解放,开展地下党活动的珍贵文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填补了上海医药行业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虞老”是大家对他的尊称。80岁时,虞颂元学会了PS软件,为老同志制作各类演出的照片集锦,100岁时剪辑了红色巴士党课vlog视频日志,成为追逐新生事物的“弄潮儿”。百岁生日时,他还把青年朋友们请到家中,翻开珍藏70多年的上海解放前夕史料照片,让年轻一代在一个个真实的红色故事中接受党史教育。

“党员是种子,到哪里都能生根、开花。”虞颂元说。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