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珍惜这个难得的时代 上海社会的焕新发展 海派文化经得起大风大浪 75年 一座东方大城的历史性跃迁
第t15/t18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刊/上海故事1949-2024 2024-05-27

珍惜这个难得的时代

王思政

>>>王思政

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

上海是一座独特的城市,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开放、创新、包容,是它特有的城市品格。

在经济方面,上海解放75年来,一步步成为先行者、排头兵。如今正加紧建设“五个中心”,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上海街头巷尾,咖啡馆星罗棋布,上海咖啡门店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年底咖啡馆总数可能破万。

我至今难忘第一次喝咖啡的经历。1985年我第一次去广东深圳出差,老同学请我去白天鹅宾馆,喝了平生第一杯咖啡。当时一杯咖啡25元,我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50多元,由于价格远超认知,我喝得浑身冒汗。后来我在计委工作时,引进了上海第一条麦氏速溶咖啡生产线等,那时也属于高档消费。现在,喝咖啡早就飞入寻常老百姓家了。

我进计委工作后参与经手的第一个大项目也事关市民的餐桌,当时中国还是计划经济,市民餐桌“蛋白质不足”,近海过度捕捞造成水产资源枯竭。这个项目恰逢联邦德国产业转换的时候,我们花了总投资约1000万美元,引进3条西德二手远洋渔轮(第一条船上有7条加工流水线),填补了我国远洋渔业的空白。3条船分别取名“开创号”“开拓号”“开欣号”。

当年这个项目争议很大,要远赴一万海里之外的阿拉斯加白令海峡去捕鳕鱼,万一遇到风浪沉掉,一切泡汤。那个年代外汇非常稀缺,勒紧裤带出口创汇是重中之重。在当时市计委领导的坚持下,最后经过充分论证和基层的大胆试大胆闯,项目做成了,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不但引领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还倒逼了人员出入境、船边贸易、外贸进出口、外汇收支等多项制度改革,甚至改善了中国与南太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合作。

我这一生非常幸运,有幸成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由于分管外汇外债,我参与了上海,也是中国第一次去日本、英国、美国发债,借用国际商业贷款,参与筹建外汇调剂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前身)。1986年,国务院以“国函[1986]94号”文件批复上海自借自还32亿美元,上海设立“久事专项”,成立久事公司(全国首家政府性投资公司),并将之做成长久的事业,我参与了项目的外汇平衡协调,当时的金融创新力度很大。

有位老外曾发自内心对我说,“你们上海人非常幸运,这是一个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的城市”,我对此感同身受。我曾参与筹建了中国最早的外高桥保税区和第一批出口加工区。后来分管机动车牌照额度拍卖,探索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改革探索,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网上拍卖市场。尤其是有幸首批参与世博会申办、筹办以及后世博等工作,更是受益匪浅。通过参与迪士尼和特斯拉等项目协调,深刻认识到从引资到引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性。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上海的整体发展,今天的上海仍然受益于世博会的溢出效应。2010年11月5日,世博会闭幕仅5天,迪士尼公司与上海申迪集团正式签署在上海建设迪士尼乐园的协议,为了这一天,双方开展了长达10余年的谈判。2010年,谈判已近尾声,但双方仍未签约。事后我们才知道,迪士尼方面对中国建设迪士尼的硬件建设能力没有质疑,但运营的软实力如何?迪士尼需要进一步观察。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超7300万客流量等多项世界纪录,长达6个月的时间,整个园区运转有条不紊,实现了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让老外彻底打消顾虑,坚定了投资的信心。

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盛大开幕,客流量连创新高,超出美方预期。去年至今,每天的客流量保持在4.5万多人,有力地拉动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外资头部企业“引进来”,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有人评价,特斯拉上海项目不但起到了“鲶鱼”效应,甚至达到了“鲨鱼”的效果。此前,不少人担心引进特斯拉会不会“引狼入室”,导致中国传统车企承受不住市场竞争。事实证明,中国新能源车企正是在“与狼共舞”中,倒逼新能源车实现颠覆性创新,在“主场”的同台竞技中走向了世界新能源车的前列。而特斯拉在上海,也成为世界新能源车的顶流,实现了“双向奔赴”。可见,发展最大的风险是不敢冒险,开放始终是上海城市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经济发展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面临创新跟不上、开放度不够、改革不够深化等问题,转型过程中还有不够扎实的地方。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现在我们自身确实还有不少短板,实力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现阶段要进一步跨越发展,更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

如果说过去40多年,我们更多的是“开放倒逼改革”,通过开放促进改革;现在则要更注重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过去开放侧重政策开放,主要特点是优惠;现在讲的开放则要更注重普惠制度性的开放。过去的开放主要围绕货物贸易、制造业等,现在则应加大服务贸易、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因为这些领域要扩大开放更亟须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

上海历经磨难,危中寻机。从全球一体化到数字一体化,从工业经济到知识智能经济,蕴含无限新机。面对百年变局,要拨开迷雾,看清局势,保持定力,练好内功。要激情再现,大胆改革,制度创新,扩大开放,发展经济。

过去的成就,勤奋开拓功不可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未来中国要建成世界强国,还要强调智慧开拓,智慧开拓加上勤奋开拓,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无论作为老上海人、新上海人,我们都应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珍惜这个难得的时代。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整理)

读报纸首页